護盤國家隊機動待命

國安基金史上七次進場概況一覽

爲防堵臺股持續非理性下跌,政府各部門多管齊下。最受矚目的是國安基金委員會議積極備戰,極可能本週以召開臨時委員會議方式,決議授權進場,金管會方面,監理重心則放在掌握空方消息的散播上,尤其股市名嘴透過社羣、電視節目,釋出消息同時與主力串聯,藉此壓低股價再逢低買進,趁機當「禿鷹」的做法,將是此波監理的重點對象。

據悉,多個股市名嘴已經被監理機關盯上,主要是連日以來,政院與各部會商討救市問題時,發現這波臺股連翻重挫問題,多不在法人而在散戶;根據相關單位掌握的訊息,很多恐慌賣股的投資人,都是投資經驗不足的「小白」,這些散戶、小白,又都是股市名嘴的忠實觀衆,受影響甚深,因此金管會將調查是否有名嘴刻意「放空」,列爲此波的監管要點。

國安基金第三季例行委員會議時間,雖已確定在7月12日舉行,但政院、金管會、財政部、經濟部等單位和國安基金幕僚,目前已達成共識,將觀察4日臺股開盤後的表現,必要的話隨時召開臨時委員會,授權進場護盤。此一決定,主要是1日美股除費城半導體仍持續下跌,道瓊、那股都已上漲。

相關人士指出,若臺股4日表現和美股「反其道而行」,代表投資人已有內生的信心恐慌,進而使臺股不斷超跌,屆時國安基金最快4日下午就召開臨時委員會議,交由國安基金委員共識決,授權國安基金進場護盤。

國安基金主任委員、副閣揆沈榮津1日的發言,在週末引起市場高度矚目,多將其解讀爲「國安基金進場時機已近」。

相關人士指出,目前國安基金的考量點有二,一是臺積電的大跌,和費城半導體指數持續下挫有關,且臺積電的下跌1日,就包辦臺股大約200點的跌幅,因此,還不能說臺股的下跌是「失序」;二是近來有多檔上市公司個股除權及除息,本來就會拉低股價指數,加上投資人「棄息」、「棄權」,因此才把臺股大盤指數壓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