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推兩岸產業合作區 福建招手臺灣生醫人才

近日包括福建省、湖南省都宣佈對臺新措施,福建省表示要深化閩臺生物醫學工程、精準診療、智慧醫療等領域合作。圖爲在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實驗室工作的臺籍醫生陳柏叡。(新華社)

疫情讓兩岸人員往來受阻,不過大陸仍積極向臺灣生醫和資訊產業招手。近日包括福建省、湖南省都宣佈對臺新措施,福建省表示要深化閩臺生物醫學工程、精準診療、智慧醫療等領域合作,引進臺灣生物醫藥新品種和現代醫療器械投資專案;湖南省則稱要加快建設「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湖南)」,承接沿海臺商智能製造、電子資訊等產業轉移,推動湘臺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目標到年底新增臺商投資6億美元以上。

新華社報導,福建省政府2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根據新頒佈的《福建省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方案》,福建將推動閩臺名醫、名校在相關生物醫藥產業園區,設立醫療健康產業交流中心,促進標準互通、職業資格採認,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支持兩岸生技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區建設。對落戶到福建轄區的臺灣獨資或控股企業在大陸研發申報的藥械產品,爭取國家藥監局實施特殊審評審批政策。

福建省還稱,福建各地對臺生物醫藥產業合作凸出差異化發展。其中,福州國際醫療綜合實驗區將針對前沿醫療技術先行先試,促進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聚集發展,打造兩岸醫學醫療合作示範區。平潭綜合實驗區則重點推動對臺中藥材交易中心及中藥材跨境電子交易平臺發展。

廈門市則規畫打造爲生物醫藥產業高地,建設「兩岸醫療器械檢測研究中心」,完善關鍵基礎研發創新平臺和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廈門(國際)生物經濟城」、國家中醫藥產學研協同創新試驗區,舉辦高水準生物醫藥大會及博覽會。

湖南省21日舉行「2022年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工作推進小組會議」,會上決定今年要聚焦裝備製造、醫療器械等優勢產業,承接沿海臺商智能製造、電子資訊等產業轉移。

湖南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於2021年5月獲批,包括岳陽產業園、湘潭產業園、郴州產業園等「一區三園」,湘潭產業園要以智能製造和現代醫療器械集羣爲功能定位;岳陽產業園將加強與臺灣在商貿物流及臨港配套服務業、高端製造業、電子資訊產業等領域合作,並推進5G電子資訊產業園建設;郴州產業園則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推動臺灣優勢和特色產業鏈供應鏈,與園區有色金屬精深加工、電子資訊、裝備製造等產業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