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溫暖舊改”“改”出百姓新生活

“老舊小區改造,改的是基礎設施,折射的卻是居民看得見、摸得着的幸福感。”走進回民區呼鋼片區,只見道路乾淨整潔、車輛規範停放,安靜舒適的環境裡,居民們正在陽光下休憩聊天,小區環境面貌大變樣。

近年來,回民區結合老舊小區多、改造任務重的實際,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爲推動解決城市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短板、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 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了小區顏值,便利了居民生活,打造出看得見、摸得着的幸福。

老舊小區改造是事關羣衆切身利益的大事,怎麼改?改成什麼樣?改造前期,在確定規劃設計方案之初,回民區召集專家、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居民代表進行充分的研究和協商,對改造方案逐一研究,做到了類別確定精準、改造內容齊全、小區特色鮮明。

改造啓動前,爲了讓居民達成統一意見,街道、社區花了不少力氣。“我們比較關心工期有多長,會不會影響正常生活?”“具體會對哪些方面進行改造?”…………居民的疑惑一個個提了出來,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反覆耐心地解答,最終贏得大家的支持。

前期工作做足了,理解、支持老舊改建設,主動參與小區治理的居民越來越多。改造過程中,社區將一些熱心居民、在冊黨員組織起來成立了“監督員”隊伍,監督工程質量,推進工程進度。

“如果使用這種污水管道,口徑太細,泥沙、髒污容易堆積堵塞管道。”在呼鋼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施工現場,質量監督員郝廣吉和施工方反饋道。經過多次查看調研,社區與住建局、施工方協商溝通更換了口徑30cm的污水管道,消除了管道堵塞的隱患。像郝廣吉這樣戴着紅袖標的志願者,他們就是呼鋼片區老舊小區改造的志願“指路人”。

一些老舊小區,由於建設年代較爲久遠,燃氣、供水、排水、供熱等基礎功能已跟不上當下的需求,甚至存在安全隱患,對其進行升級改造,首先要補上基礎設施方面的短板。回民區將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供排水、強弱電、燃氣、熱力等市屬部門和專營單位納入到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積極召開協調會議,切實將供水、燃氣、供電、弱電等專營單位行業改造計劃與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有效銜接,確保在雨污管網開挖時同步完成供水、燃氣、強弱電等管線入地。呼鋼片區改造前召開數十次協調會,解決了24棟樓飛線入地、82處電杆移除、12000米強弱電線纜入地問題。“水電氣熱信”等管網更新,既是解決民生難題,也有利於增強城市的安全性、舒適性和韌性。

改善“硬設施”的同時,回民區也下大力氣提升小區的“軟環境”。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升級前,社區工作人員入戶調查、收集居民意見,發掘羣衆“看不見的需求”,在改造過程中,完善公共配套設施,打造“十五分鐘生活圈”,新建養老服務站、託兒所等設施,着力打造“教業文衛體、老幼食住行”全覆蓋的便民生活圈,爲居民提供更加完善、便捷的公共服務。

老舊小區改造就在居民身邊進行,回民區充分尊重居民意願,改造前問需於民,改造過程請居民監督,改造後問效於民。將社區治理能力建設融入改造過程,並以此爲契機完善小區長效管理機制,激發居民參與改造的主動性、積極性。改善硬件設施的同時,實現治理“軟件”的同步升級。

今年以來,共改造老舊小區53個,涉及樓宇354棟,惠及居民1.88萬戶,建築面積約130萬平方米,“髒、亂、差”變成“淨、暢、美”,一個個老小區“靚起來”;樓頂防水、牆面加固、更換管網,一棟棟舊房子“新”起來;修建道路、劃定車位、配置充電樁,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得到實實在在提升;養老、托幼、便利店、便民市場等公共服務設施紛紛建起,萬千家庭笑語歡聲。老城新生,寄託着大家對城市美好生活的浪漫想象。

回民區立足“人民至上”,採用“繡花功夫”,把城市更新做細做實做好,讓人民羣衆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費娟)

來源:回民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