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蝠幼崽墜落草地遭螞蟻圍繞 花蓮林業署啓動救援

被民衆發現,這隻臺灣狐蝠幼體落單。(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民衆拾獲這隻臺灣狐蝠幼體,林保署花蓮分署獲報立即啓動救援程序。(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臺灣狐蝠被列爲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只有在花蓮有穩定族羣。上個月花蓮民衆在市區拾獲1只臺灣狐蝠幼崽,立即啓動救援程序,是國內第1次案例,本月7日又接獲第2起通報,在花蓮地方法院區草地發現有狐蝠幼體墜落,林業署花蓮分署啓動救援程序,並嘗試讓母蝠接回,但至到今天母蝠仍未出現來,決定交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照養,依成長狀態規劃是否野放。

林保署花蓮分署人員嘗試將幼狐蝠放入樹上,但苦到母蝠未出現。( 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花蓮地院警衛7日上午發現幼蝠單獨吊掛於電線上,原以爲母蝠會前來接回,下午巡邏時卻發現已墜落草地不能飛行,且有大量螞蟻圍繞在幼蝠周圍,趕緊救起,透過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通報,是繼4月20日第一起拾獲小狐蝠事件後,第二例幼蝠掉落通報。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經獸醫師初步檢查爲小母蝠、有脫水症狀且不易推斷其周齡,因此,先帶回瀕危野生動物救傷室緊急處置。因有第一隻幼蝠救援經驗,依先前照養流程餵食,先要改善其體力狀況,晚間則嘗試在原拾獲處等候母蝠前來接回。

雖發現周邊有狐蝠繞飛,但未接近幼蝠,8日因大雨不斷,避免幼蝠失溫故未嘗試;9日晚間天候較佳,再嘗試1晚,但依舊無狐蝠出現,花蓮分署評估幼蝠照養需求後,決定10日交予野灣團隊接手照養。

花蓮分署在拾獲第一例狐蝠幼體事件後,透過國立臺北大學陳湘繁教授安排,在4日邀請沖繩國際大學金城和三教授分享照養琉球狐蝠,以及遭遇幼蝠落單時該如何讓母蝠接回等經驗。依專家建議改善作法,減少現場人員干擾,將幼蝠吊掛於發現地點的樹上,不過,苦候母蝠仍未現身。

花蓮分署表示,近期爲臺灣狐蝠育幼期,幼蝠出生後會依附在母蝠身上,待較大時會在母蝠休息時鑽出母蝠懷抱練習振翅,這是近期第二起幼蝠落單且墜地事件,目前原因不明。

花蓮分署表示,近年來已確認花蓮地區爲本島臺灣狐蝠重要的繁殖區域,且可能爲族羣擴張時期,族羣量擴張及穩定成長,請民衆協助注意,如有發現幼蝠或受傷個體,第一時間應通報縣市政府(1999),或花蓮分署(0800-057930),勿帶回私自照養,避免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