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復工聲浪高 推666家白名單

上海封控持續,華爲高層憂心過長時間停產恐造成供應鏈斷鏈。圖爲山東一紡織企業趕製訂單。(新華社)

大陸疫情持續嚴峻,封控趨嚴蔓延到上海以外城市,連同15、16日西安、蘇州先後公告「半封城」,對社區進行封閉式管理後,粗估4月以來已有12地封控趨嚴。而上海也持續封城超過半個月,對產業鏈釀成巨大沖擊,引來多家大型民企與外資的復工呼籲聲浪,大陸官方對此研擬666家優先復工復產的「白名單」。

另在臺商方面,當地臺協幹部表示,觀察優先復工復產涉及行業幾乎就是臺灣上市公司,在滬的中小臺企基本無望,認爲大陸這波主要先開放附加價值高、對GDP貢獻高的產業,替經濟衝擊止損。但反過來說,有「白名單」也凸顯真正復工復產的腳步沒這麼快。

除了上海之外,越來越多城市的疫情防控也趨嚴。西安市15日晚間公告,從4月16日0時至19日24時實行臨時性管控措施,全市社區(村)、單位人員非必要不外出;蘇州市也公告從16日零時起,在吳江區、吳中區、相城區、姑蘇區、蘇州工業園區和虎丘區(蘇州高新區)實行封閉式管理。

據《人民日報》旗下《健康時報》不完全統計,從4月以來,連同西安、蘇州已有12個地區採取進一步趨嚴的封控措施,包含浙江金華、哈爾濱市雙城區、山西太原清徐縣、遼寧鞍山市、海南三亞市、廣州白雲區、湖北全省、江蘇句容市、河北邢臺沙河市與江蘇徐州市等。

作爲這波疫情核心的上海,超過半個月封城帶來的經濟衝擊,讓華爲消費者業務CEO兼智慧汽車BU的CEO餘承東15日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直言若上海等地不能及時復工復產,5月之後所有科技、工業產業涉及上海供應鏈的都會全面停產,尤其汽車產業。

另據美國之音引述北京和上海美國商會4月初聯合調查顯示,在76家制造商在內的167名受訪者中,約16%受訪公司表示考慮將業務遷出大陸;約81%表示疫情控制措施影響招聘或留住員工。

產業鏈岌岌可危,讓大陸官方必須拿出作爲。大陸工信部指出,近日已派出工作組支持在滬重點企業穩定生產,包括建立產業供應鏈訴求應急協調機制、設立保運轉重點企業「白名單」,優先保障積體電路、汽車製造、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666家重點企業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