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人設亂了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在這場總統大選中,最出人意料的是,原本民意支持度最高的侯友宜,一接受國民黨徵召成爲總統參選人後,聲望直線墜落,而且一直不如民進黨的總統參選人一大截。

說起來,侯也沒做什麼了不起的錯事,或說了什麼嚴重失誤的話,那爲什麼民意支持度就突然腰斬了呢?

現在,很多人說,當初爲什麼要徵召侯呢?然而,在徵召前,侯確實是全國民意支持度最高的政治人物,徵召他,回到當時來看,也是合情合理的選擇啊!

所以,現在檢討起來,就得到一個教訓:原來,侯早先的民意支持度,支持的是他的堅守新北市長本分,以及跟更高層的政治鬥爭保持距離。

這是他自己刻意建構出來的人設,早先,很多人認可!

而他一旦接受徵召去選總統,就跟這種人設出現了自相矛盾的不相協調。他不是要只做好新北市政嗎?他不是不想捲入跟民進黨的高層次鬥爭嗎?

所以,他愈是說一定要當選總統、愈開始猛烈批評民進黨,跟他以前的人設就愈不協調,民調數字也就愈低!換言之,他過去的高民意支持度,支持的是他堅持只顧好新北,而恰恰不是說因爲他在新北做得不錯,於是鼓勵他去追求總統大位!

國民黨跟侯都沒有體會到他當初高民意支持度的涵義,於是犯下了滔天大錯,讓人設自我矛盾的侯友宜,走到今天這種進退兩難的困局之中。

當然,你可以說我是事後諸葛;不過,學者不是大預言家,多半也只能在現象發生後,去解釋現象背後的涵義。

現在的重點是:如果我的分析是不幸而言中,那麼,可怕的是,只要侯繼續選下去,他的民調就不會回到只顧好新北時的那個高點!不是民衆突然拋棄了他;是他太突兀地拋棄了過去他自己建立的社會形象,突兀到多數民衆難以接受。也許侯從政治味極淡的地方行政官員,突然轉變爲政治味極強的總統參選人,他的自我認知,可以說變就變;但要多數民衆也立刻調整自我認知,而不感覺認知失諧,從過去支持侯不碰政治,只做好地方治理,變成今天要支持他只談政治,不再只管地方行政,那就太強衆人之所難了!

所以,侯今天遭遇的問題,是他自己造成的前後形象反差太大的結構性問題。他愈是批評民進黨、愈是向韓或韓粉道歉、愈是想要追求政治高位,跟他過去辛苦建立的社會形象就會差距愈大、矛盾愈深,難怪做爲總統參選人的民意支持度,也就一直沒有起色。

當侯以今日之我,否定了昨日之我,便使多數民衆也陷入認知不和諧的困境之中。如果當初支持侯堅決不碰藍綠鬥爭,只做好新北市政是對的,那今天又怎能支持他變成藍綠鬥爭的主帥、一心追求政治大位的總統候選人呢?難道,能期望多數民衆願意承認,當初支持那個只顧好新北的侯市長,都是錯誤的認知嗎?

或許,這就是侯現在不管如何努力競選,民調數字一直起不來的真正深層因素!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