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賴清德談到兩岸經貿就打模糊仗

侯友宜說發展臺灣經濟,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臺灣旁邊就有個「大籃子」,當然要放雞蛋。 記者陳秋雲/攝影

中國大陸認定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違反「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昨在臺中競選總部成立大會上表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談到兩岸經貿就打模糊仗,「雞蛋不能放在同個籃子,但臺灣旁邊有個『大籃子』也要放雞蛋」。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也表示,臺灣限制大陸二五○九項產品進口,這是不公平貿易,就算要保護臺灣農業、中小企業,也應坐下來談;民進黨八年和大陸老死不相往來,禁止品項還增加,「民進黨不會、不敢、不願去談,讓國民黨去談」。

趙少康表示,兩岸最早的談判就是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去談的;一九九四年大陸觀光船「海瑞號」在浙江千島湖發生命案,就是侯友宜去大陸談的,不像現在民進黨只會說要循WTO機制處理,「老是想借機把臺灣問題國際化」。他說,臺灣部分產業需要保護,限制不讓陸產品進口是可以談的,但怎麼會賺人家錢,還要口頭上講對方不合理?

侯友宜說,一九九四年三月底,臺灣旅客在千島湖遭燒船劫財,總共燒死卅二人,震驚全世界。當時,海基會聘侯友宜等人以「顧問」身分到大陸浙江「辦案」,他以一張臺灣旅客拍的照片直指只見船體冒煙卻不見火,質問海協會官員「說謊」,強硬態度讓同行的人員捏把冷汗,「現在卻被貼標籤『賣臺』,這有意思嗎?」

「貿易沒有選邊站的問題,一定要佈局全球。」侯友宜說,民進黨做不到的參加CPTPP、RCEP、印太經濟架構,他都會全力來推動加入,讓臺灣可以在區域經貿上有個立足點,「民進黨做不到的我來做。」當選後一定發展區域經濟。

侯友宜競辦發言人王敏旭指出,馬英九前總統任內簽訂ECFA,紐西蘭與新加坡都願意和臺灣簽訂FTA;蔡英文政府任內除了史瓦帝尼及薩爾瓦多外,其他FTA成績掛零。現有政府內部文件指出,開放萊豬、福食後,臺灣仍無法加入印太經濟框架(IPEF)及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民衆吞了萊豬、福食只換得民進黨政治大內宣。

王敏旭表示,「親美」跟「友中」不用選邊站,美國與中國大陸對臺灣都很重要,侯友宜上任後會致力與美國簽署貿易協議,更會致力與中國大陸保持和平穩定的經貿關係;侯友宜執政,臺海和平穩定,臺灣會有更多機會跟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協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