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柯選到底也能整合?媒體人出1絕招:基於大義

媒體人陳鳳馨認爲,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右)可以各自拚到12月,最後靠有公信力的民調選出領先者,共同支持。圖爲2021遠見高峰會論壇,侯、柯共談城市防疫學。(本報資料照片)

2024總統大選,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先拋出,以最開放的態度與各黨領袖展開對話,柯文哲競辦發言人陳智菡今(25日)也透露,在野幕僚層級已啓動作業。媒體人陳鳳馨認爲,藍、白兩黨應該在兩岸、能源政策,以及追查民進黨弊案爭議上達成統合,侯友宜、柯文哲也不一定要有人退選,而是各自努力到12月,再用有公信力的民調來決定,基於臺灣未來的大義,屆時落後者就全力支持領先者,相信選民也能接受。

陳鳳馨今在政論節目《大新聞大爆卦》表示,國民黨與民衆黨之間,彼此之間真的有尊重,也沒有破壞誠信,「要整合是不能破壞誠信,答應就是答應,不能答應之後又反悔」,目前藍、白之間有遵守基本的誠信,在區域立委選舉上有象徵意義的禮讓,有用這種方式建立誠意。

陳鳳馨認爲,在有誠意的基礎上建立整合,不一定等同於是要「侯柯配」、「柯侯配」,因爲這種方式選民不會接受,會認爲是「權位交換」;比較好的方式是政策溝通,首先是在野兩黨加起來是國會多數,再來是政策結合,避免用官位交換讓選民感覺是權力大風吹,而是在兩岸、能源等政策,藍、白有高度結合的地方,對於追查民進黨這段時間爆出的爭議、弊案,也都要靠政黨輪替才能查清。

陳鳳馨表示,這三件事情上藍、白的政策若能有統合性,侯友宜、柯文哲「不一定是任何人要退,而是大家彼此拚到12月」,然後一起選出幾個有公信力的民調機構,用大家都相信、不會動手腳的民調結果來做決定,落後的一方就要全力支持領先者,這件事情是基於臺灣前途的大義,民衆也才能接受彼此之間坐下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