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寶林爲毛主席唸了一首歪詩,逗得主席大笑:侯先生,再來一個!

毛主席喜歡“老藝人、舊藝術”,對同這個範圍裡的人交往,他不僅認真對待,還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修養。

衆所周知,毛主席喜歡聽戲曲,而除戲曲之外,到北京之初,毛主席聽得最多的要數侯寶林的相聲了,他認爲侯寶林是一個語言研究家,相聲這一行業能促使人們歡樂,能使人們從中吸取教訓。

毛主席喜愛相聲,尤愛聽侯寶林的相聲,但是也不是侯寶林的所有相聲都能引得毛主席捧腹大笑。不是相聲不精彩,只是毛主席怕影響他人,所以努力剋制,只除了那一次......

侯寶林的“歪詩”

在建國初期,毛主席在聽京劇摺子戲的時候,幾乎都會建議在中間安插幾段相聲來活躍氣氛。

被邀請來唱京劇的大多數都是梅蘭芳、吳素秋等人,而來表演相聲的則基本上都是侯寶林、郭啓儒。

在全國剛解放的時候,文藝工作者來到中南海爲中央領導同志們作慰問演出的工作,毛主席跟朱德元帥也來了,他們的位置在前面第三排的中間。

等到節目演完之後,大家都開始收拾東西離場了,毛主席也站了起來,他邊拿起自己放在凳子上的雨衣,邊鼓掌。

但在這個時候,恰巧報幕員又出來了:接下來登場的是侯寶林。毛主席一聽,也不走了,繼續坐了下來,他邊放自己的雨衣,便對旁邊的朱老總說道:“噢,還有侯寶林的相聲,不可不看,不看遺憾吶!”

周圍的人一看毛主席又坐了下來,也都紛紛再次落座。演出結束後,毛主席一直等到演員出來謝了幕才離去,由此可見毛主席對於侯寶林相聲的喜歡。

聽相聲,圖的就是一個“樂”字,因爲相聲的主要目的就是引人發笑,除非相聲本身就是不精彩的,否則恐怕人人都會笑出聲來。

但毛主席偏偏是那一個聽相聲比較含蓄的人,他聽相聲從來不大笑,倒也不是因爲相聲本身不好笑,或是毛主席的感情不豐富,而是毛主席考慮到哈哈大笑會影響到自己或者是別人聽。

侯寶林在演出中不止一次的發現,當其他人都被自己逗得哈哈大笑的時候,毛主席往往是努力的剋制自己,即使臉憋得通紅,也不肯笑出聲來,只除了那一次。

對於侯寶林來說,毛主席喜歡聽他的相聲就是一場甜蜜的煩惱。甜蜜自然是好理解的,只是毛主席對他的喜愛也常常使他感覺到一絲壓力。

要毛主席喜歡的相聲必須是有一定的知識含量,這很不容易,於是爲了使毛主席聽的相聲不重複,侯寶林就只好自己開始搞創作,自編自演。爲此,他閱讀了大量的古書作爲養料。

這一次讓毛主席縱情大笑的是侯寶林七拼八湊得來的一首打油詩,詩曰:“膽大包天不可欺,張飛喝斷當陽橋,雖然不是好買賣,一日夫妻百日恩。”

這首“歪詩”自然是前言不搭後語,可也正是這前言不搭後語的無厘頭的話,逗得毛主席沒有忍住,直笑得彎下了腰,半天都沒有直起來。

相聲不僅是風趣幽默的 還應該具有知識性和教育性

毛主席聽相聲,不僅僅聽它的風趣幽默,還十分注重裡面蘊含的知識性和給人的啓迪性。

就比如說,我們上面所講的侯寶林所東拼西湊來的“歪詩”,別看它前言不搭後語,但實際上這個相聲是在調侃詩人,諷刺那種腹中空空,又強行要附庸風雅的俗人。

毛主席看懂了,所以他忍俊不禁,直樂得喘不過來氣。

毛主席的遺物中,共有相聲磁帶大約76盤,都是很有名的相聲大師的代表作,而毛主席最喜歡的還是侯寶林的。

對於侯寶林的相聲,毛主席共聽過150多個段子,其中大約三分之二是傳統的,三分之一是侯寶林自己新創作的。

在傳統的相聲選段裡面,毛主席尤愛《關公戰秦瓊》。《關公戰秦瓊》是由過去的藝人根據民間笑話改編而成的。

關公即關羽,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大將;而秦瓊則是隋末唐初的大將。兩個人一個跟隨劉備東奔西走、戰場殺敵;一個跟隨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戰、屢立奇功。

兩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人,相隔了有好幾百年,又怎麼能夠相遇呢?所以,這個相聲極具諷刺性,諷刺那些不懂裝懂、不切合實際、盲目指揮的人。

侯寶林在原來的基礎上又添加了一些新的東西,加強了作品的思想性。

毛主席很喜歡這個段子,別的相聲他可能也就聽一遍,而《關公戰秦瓊》這個節目,毛主席再看過一遍之後還要求又重演了一遍。

看過之後,毛主席很感慨的說道:“我們黨要反對官僚主義,反對瞎指揮,一定不能不懂裝懂,靠權勢發號施令。”

有人曾經問過侯寶林:給毛主席講相聲是種什麼體驗?侯寶林回答說自己有兩種心情。

一種是對於毛主席的敬仰之情,侯寶林認爲自己的相聲能夠讓毛主席在百忙之中抽空樂上一樂,這是很難得的。

另一種心情就是毛主席聽他們講相聲是爲了瞭解人民喜聞樂見的這種藝術形式,可以在之後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侯寶林曾經說過:“毛主席生前喜愛聽我的相聲,這對我這樣一個極其普通、在舊社會只讀過3個月小學的曲藝演員是多麼大的關心和鼓勵啊!”

對於侯寶林來說,他出身微寒,幼年顛沛流離,又逢世道突變,能取得如今的這番成就實屬不易。

命途多舛

1917年11月29日,侯寶林出生於天津市。小時候,他的家庭並不富裕,5歲那一年,侯寶林就被親戚帶着去到了北京,把他送給了一戶姓侯的人家做養子。

他的養父名字叫做侯連達,是一名廚師,收入也不高,僅能維持溫飽。

1926年,侯寶林的養父不幸失業了,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更加的艱難,不得已,侯寶就只好撿媒核、賣報紙、拉水車等等,靠着打些零工,侯寶林勉強維持生計。

1929年,侯寶林在一個小作坊裡面當學徒,拜嚴澤甫爲師學習京劇。但是僅僅學習了三個月之後,侯寶林就被師父帶着去天橋賣藝了。

侯寶林白天隨着師父去天橋賣藝,晚上他們再趁着間隙去妓院賣唱。沒過一年,侯寶林就因爲忍受不了師父和師兄的虐待而跑了回去。

只是後來又被他的養父給送回了嚴澤甫那裡,繼續去天橋撂地演出。

1932年,侯寶林的養母去世,他們全家只好搬到了福壽裡21號。禍不單行,嚴澤甫一家要離開北京前往太原去演出,侯寶林只好辭別了師父,回到了家中。

後來因爲家裡拖欠了房租,不得已,一家人又搬離了福壽裡21號,侯寶林只好藉助在班主李四的家中。

對於侯寶林來說,戲還是要唱下去的,於是,他繼續去戲班裡面唱京劇,恰好他唱京劇的地方跟別人說相聲的場子相臨近,由此結識了相聲藝人常寶臣,並拜其爲師。

侯寶林因爲既唱京劇又唱相聲,班主李四認爲他不務正業,由此受到排擠,於是侯寶林無奈之下只好離開了西單商場,繼續回到了天橋唱京劇。

在機緣巧合之下,侯寶林又重新回到了西單商場,只是這一次,他唱的不再是京劇了,而是和周玉奎、劉醒民一起搭檔清唱滑稽二黃。

1937年,侯寶林開始跟郭啓儒一起合作,在京津一帶演出相聲。只是好景不長,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後,娛樂業日漸蕭條,說相聲已經不能滿足生存的需要了,無奈之下,侯寶林只好另謀他路。

1939年,侯寶林跟連秀貞結婚,可是婚後不久,侯寶林就發現妻子吸食鴉片,又驚又氣之下,侯寶林大病了一場。

家裡因爲連秀貞的不良嗜好入不敷出,生活難以爲繼,他們兩人在1944年選擇了離婚。

侯寶林在戰後紛飛的年代裡依然沒有離開相聲,他抓緊一切機會登臺演出,最後成功的躋身於天津有名的五檔相聲。

新中國成立前夕,我國召開了中國文學藝術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侯寶林應邀前來,聆聽周總理作的關於國內形勢的報告。

1949年秋天,侯寶林首次登臺爲毛主席和朱德元帥表演相聲,此後,毛主席就成爲了侯寶林忠實的相聲影迷。

1975年,毛主席的身體已經不太好了,他悵然若失的對着身邊的人說到:“我好久沒有見到侯寶林了。”後來,四屆人大召開的時候,毛主席還親自提名他爲人大代表。

1993年2月4日,侯寶林告別人世。他是當之無愧的相聲藝術大師,他盡畢生的精力把藝術獻給了人民。追悼會那一天,北京各界三千多人揮淚送別相聲大師侯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