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20%家庭佔不到1%財富 貧富差距大到超乎想像

主計總處時隔30年終於再做一次家庭財富統計,雖然「貧富差距擴大」這樣的結果一點都不意外,但差距倍數之大,卻遠超想像。 聯合報系資料照

主計總處時隔30年終於再做一次家庭財富統計,雖然「貧富差距擴大」這樣的結果一點都不意外,但差距倍數之大,卻遠超想像,驗證了「人只有兩隻腳,追不上錢有四隻腳」的俗諺,也凸顯政府在縮小貧富差距上的政策作爲遠遠不夠,導致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家庭財富的貧富差距從1991年的16.8倍,到2021年已擴增至66.9倍,且家庭財富前20%的家庭,掌握超過六成的財富,可怕的是,家庭財富最低的20%家庭,僅有0.96%的財富,爲數衆多的貧窮家庭只能分配到爲數最少的財富。

家庭平均資產淨值 圖/經濟日報提供

如果上班族的月薪只夠日常生活必要開銷,付完房租水電及餐費後,所剩無幾,就很難靠自己攢下第一桶金,也很難靠着股市或房市讓自己的資產翻倍,自然也就追不上全體財富累積的平均速度,財富永遠向高資產者集中,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政府的制度對高資產者相當友善。

以所得稅制爲例,政府應該利用稅制縮小貧富差距,這也是爲什麼所得稅會採累進稅率的原因,但一直以來政府卻坐視稅制不公導致財富差距擴大的弊病,最明顯的就是延徵證所稅,買賣股票賺大錢,但不用繳稅,完全違背有所得就要課稅的原則,財稅學者多年來詬病的問題,政府多年不解決,歷年來只要有財政部長提出復徵證所稅,下場就是被迫下臺;此外,遺產稅邊際稅率最高曾經到50%,歷經幾次修法,現在最高只有20%,完全喪失平均社會財富的功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