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血球成熟劑納健保給付 不再怕血荒

海洋性貧血患者面對血荒危機不再,新治療納健保,高醫率先申請給付。(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提供)

重度海洋性貧血症患者須仰賴長期輸血以維繫體內血紅素濃度,避免衰弱無力、甚至死亡。但只要一發生血荒,該患者就會首當其衝,過去重度海洋性貧血症治療選擇較爲單一,今年健保署正式通過給付「紅血球成熟劑」,爲可幫助患者體內紅血球成熟的新治療,讓重度海貧患者減少對輸血和排鐵劑的依賴。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邱世欣指出,目前全臺約有400位重度海洋性貧血症患者,除了少數遇到適當的捐贈者可進行骨髓移植外,大多數患者一生都得定期接受輸血治療。

由於長期輸血會讓鐵質沉積於心髒、肝臟、胰臟、內分泌及其他器官,進而引起心臟衰竭、肝功能損傷、糖尿病等器官傷害,因此輸血患者需要搭配排鐵劑治療,但排鐵劑也可能造成腸胃不適、噁心等副作用,治療上既費時又辛苦,但卻是患者不得不接受的命運。

過去海洋性貧血症患者僅能仰賴輸血合併排鐵劑治療,卻是治標不治本,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特殊血液病防治中心主任林佩瑾表示,有別於過往只能緩解症狀,當今醫學已有很大突破,紅血球成熟劑調節造血後期的紅血球成熟,讓患者可以跟一般人一樣,在體內即可自行產出成熟的紅血球,改善無效造血現象。

林佩瑾說明,當患者對輸血和排鐵劑的依賴逐漸降低,也間接減少鐵質堆積及併發症,就有機會延長壽命。另外,患者經常爲了回診及輸血請假,如果能降低輸血量,就學及工作時間安排可更有彈性,除了提升患者及照護者的生活品質外,對社會整體而言,長期也可緩解血庫的供血壓力。

健保署於今年剛通過紅血球成熟劑的給付,林佩瑾指出,重度海洋性貧血症患者人數稀少,自小就須定期回診、輸血,高醫特殊血液病防治中心今年率先爲院內海貧患者申請到健保給付,讓過去許多因爲疾病活動受限的病人,重拾如常人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