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毯先生》撤檔再上或虧2億,定錯檔期再翻盤有多難?

作者| 李尋歡

編輯| Mia

從今年春節檔撤檔的《紅毯先生》,於3月15日再次上映了。

首日排片11.6%,但只斬獲了245萬的票房。這一成績不僅不敵《燦爛的她》《沙丘2》等新片,還不敵排片低於它的春節檔老對手《飛馳人生2》《第二十條》。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預測,算上在春節檔的票房成績,《紅毯先生》總票房不會超過一億元。算上去年的《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今年的《紅毯先生》《我們一起搖太陽》和兩部動畫電影,已經有五部春節檔電影因爲票房不佳撤檔。當春節檔贏家通吃的賭局效應越發明顯,選擇撤檔再上的影片越來越多,甚至成爲“撤檔潮”,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

《紅毯先生》虧本2億,已成定局

大年初一,《紅毯先生》票房不足5000萬,排在當天的第五名。

但在春節檔的競爭中,初一票房較低並不可怕。如果口碑較好、上座率較高,依然能隨着口碑擴散,打出一場漂亮的逆風局,《流浪地球》《你好,李煥英》等影片莫不如此,可《紅毯先生》並未表現出這種特質。《紅毯先生》在初一的上座率爲20.7%,不及《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的一半,更是隻有《熊出沒·逆轉時空》的30%。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當影片排片佔比不佳,會在大量影院出現早晨場和凌晨場,影響影片正常釋放票房。但在有8.5%排片的情況下,該片僅收穫了3.1%的票房佔比,票房佔比與排片佔比的比值爲0.36,面對《飛馳人生2》等比值大於1的影片,沒有絲毫競爭力。此時,留給《紅毯先生》逆襲的最大希望,就是口碑。在豆瓣,《紅毯先生》開出了6.9分,這對春節檔電影來說絕對不算差。但張藝謀、韓寒、賈玲的新片在豆瓣都開出了8分左右的分數,雷打不動的《熊出沒》雖然開分較晚,但自帶的親子buff和超高上座率,讓該片利於不敗之地,四強格局就此鎖定。之後,院線迅速調整了排片,《紅毯先生》的排片在後續幾天雖然還有5%左右,但在不少影院都屬於“湊數型”,只排早晨和凌晨兩場,對想要買票入場的觀衆來說很不友好,影響上座率。在3.3%的黃金場次裡,《紅毯先生》的上座率也低於《熱辣滾燙》等同期影片。根據專業媒體預測的票房走勢,《紅毯先生》總票房無法破億,便跟着《我們一起搖太陽》這位難兄難弟的腳步,撤出了春節檔。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最大原因只有兩個。第一,《紅毯先生》在大多數觀衆心中不算第一梯隊的影片。作爲全年觀影人羣最多、最容易撬動票房的檔期,春節檔一直是片方眼中的香饃饃,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大量下沉市場的觀衆會選擇只看一部影片。對他們而言,選擇無外乎國民度頂級的喜劇明星主演的喜劇片、“帶孩子去看電影”的剛需和值回票價的大製作電影。《熊出沒》將親子羣體輕鬆拿捏,兩個家長帶着一個孩子看片是常態;賈玲“減肥100斤”的噱頭在社交媒體上自帶王炸屬性,在《人民日報》等媒體的專訪刷爆全網,討論起來無門檻;沈騰在喜劇片領域的票房號召力堪稱內娛一哥,韓寒拍出的賽車戲份狂拽酷炫;《第二十條》不僅有“張藝謀導演”的加持,還有雷佳音、馬麗、趙麗穎等堪稱豪華的演員陣容。《紅毯先生》有甯浩導演+劉德華領銜主演的搭配,放在普通檔期是毫無疑問的頭部,但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顯得有些薄弱。

主創陣容上的薄弱差距,並不足以讓《紅毯先生》票房失利,但再疊加有門檻的文藝創作手法,題材跟春節檔氛圍不適配,便相當要命。

該片外化的主題是娛樂圈大賞,真正的主題是人與人的溝通,且出現了大量的迷影梗,比如賈樟柯、奉俊昊和小李子主演的《荒野獵人》。僅以這些迷影梗爲例,媒體受邀內部觀影時對該片的反饋,多是“有趣”,但在三四線普通觀衆那裡,這種迷影梗就像是沒有電碼表的摩斯密碼。它無論在哪個檔期,都不是大賣的商業片,放在春節檔更爲致命,且宣發成本更高。燈塔專業版出具的《2024年春節檔電影市場洞察報告》顯示,《紅毯先生》在一二線城市的票房佔比爲63.8%,在春節檔所有影片中穩居第一,且斷崖式領先。

撕逼

從購票用戶的年齡來看,《紅毯先生》的受衆主要是年長人羣,而從購票用戶的觀影頻率來看,《紅毯先生》的受衆超過40%屬於每年觀影6次以上的高頻用戶,即資深影迷。

但業內的共識是,資深影迷數量較少,遠不足以撐起一部商業大片的票房。

而以上數據疊加,說明《紅毯先生》的受衆還是本就有的資深影迷,並未有效擴散到普通觀衆羣體。於是,該片便不得不發出一聲“虧大了”的哀嚎。據歡喜傳媒公佈的數據顯示,《紅毯先生》的攝製成本高達2.6億。以目前影片不足1億的票房來看,屬於片方的分賬票房不足3500萬,即使能依靠視頻平臺稍微回血,但鉅虧2億也已成定局。如果算上高額的宣發成本,無疑虧得更多。

定錯檔期的致命性:第二三梯隊在今年春節檔難以生還

與《紅毯先生》同時期撤檔的《我們一起搖太陽》,同樣不是第一梯隊的影片。該片女主角李庚希在一次直播中就曾如此表示:“我明白就是我們這個電影,可能在春節檔不是大家的首選,(但)真的真的希望大家可以在看完其他電影之後,過來看看我們的《我們一起搖太陽》。”從業內媒體提前看片後的反饋,到片方作出的一系列觀影調查,再到預售情況和觀衆心裡對主創的接受程度,“誰是頭部誰是腰部誰是黑馬”的遊戲結果,各大片方即使不完全心知肚明,也多多少少有一杆秤。堅持要在春節檔上,本質上就是要賭自家能成功,但兩部影片在春節檔都失敗了,不得不先後宣佈撤檔。往年春節檔即使頭部再強,腰部電影只要質量過硬,依然可以喝到湯。《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大賣四五十億,不影響《刺殺小說家》票房破十億;《滿江紅》與《流浪地球2》爭鋒,也不影響《無名》和《深海》取得近十億的票房。但今年的戰況格外激烈,在分出勝負後,敗者連上場喝湯都不行了,只能被踢出賭局望梅止渴。

前年的《四海》之所以口碑暴跌,除了沈騰戲份只有十分鐘被觀衆認爲存在“詐騙”嫌疑以外,還有不夠好笑、不符合春節檔氛圍等多重原因。豆瓣上,該片排第一的短評是“大年初一看車禍,晦氣”。

去年,豆瓣7.7分的《保你平安》,在冷門檔期3月收穫7億票房,而質量相對而言較低的《人生路不熟》(豆瓣5.8分),在五一檔斬獲將近12億票房。這些數不勝數的例子說明,檔期選擇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影片成敗。在電影營銷公司工作多年的俊峰(化名)向娛樂獨角獸表示,如果《紅毯先生》不改到春節檔,而是在去年11月就上,首週末可能票房更高,一直到元旦檔之前,像樣的競爭對手只有《涉過憤怒的海》等寥寥幾部,足以走出長線。

俊峰表示,《我們一起搖太陽》選擇在春節檔上映的策略,比《紅毯先生》更加冒險,因爲它更符合觀衆對“晦氣”的定義,講述的是一對癌症患者的愛情。如果聯瑞早早就選擇在今年清明檔上映,即使投入的宣發成本遠遜於現在,但有影片質量在,也會有遠超現在的票房表現。如今,改檔後再次上映的《紅毯先生》再次票房失利,十天之後上映的《我們一起搖太陽》,是會步其後塵,還是會絕地求生,很快就能明朗。

撤檔再上的影片,會更難獲得觀衆青睞?

細究近幾年選擇撤檔再上的電影,其實可以分爲兩類。第一類,是並未上映,因爲疫情等因素不得不修改檔期。比如《保你平安》。該片最初瞄準的檔期是2022年元旦檔,爲此,片方還在當年12月18日作爲開幕片亮相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以期口碑在媒體和資深影迷羣體內擴散。但隨着疫情管控政策變化,《保你平安》在2022年12月21日宣佈撤檔,等疫情防控態勢明朗以後,宣佈改期到2023年3月上映。

觀衆對這類沒有上映就改檔的影片雖然有一定批評的聲音,會納悶“怎麼又撤檔了”,但整體而言比較友好,大多會在新檔期選擇繼續買票支持。而片方也會在新檔期進行一定的宣發動作,與觀衆在各大平臺進行良好互動。

另一類,是已經上映,但由於票房表現不佳等因素,選擇撤檔,擇期再上。最典型的例子除了《紅毯先生》,還有俞白眉和鄧超執導的《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

該片本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在修改片名後又延期到大年初三上映。隨着票房不佳,該片宣發團隊公開表示“在決策、籌備、推進工作中存在重大失誤和嚴重不足”,並宣佈從大年初五起改爲小規模放映,於2023年2月17日方再次正式上映。當時雖然有爭議的聲音,但該片在再次上映的首週末還是拿到了超過2000萬的票房,並依靠長線將總票房成功推上了一億大關。3月30日,從今年春節檔撤檔的《我們一起搖太陽》會再次上映。影片題材與清明檔檔期氛圍較爲適配,7.9的豆瓣評分也足夠過硬,但前有《功夫熊貓4》等好萊塢大片,後有“宮崎駿新片”名頭加持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該片會是下一部《紅毯先生》,下一部《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甚至比它們都要高,尚且不能蓋棺定論。另外需要着重強調的一點是,今年春節檔的情況與往年格外不同,共計有《我們一起搖太陽》《紅毯先生》等4部影片選擇撤檔,被媒體們稱爲“撤檔潮”。片方們這一開先河的作法,大大刺激了觀衆,讓他們在春節假期結束時,於微博、豆瓣等平臺玩起了“我也退出春節檔”的梗。倘若翻看這些撤檔再上的影片的官方賬號評論區,會發現不管是抖音還是微博,都還有不少觀衆表示支持,說“無論什麼時候都會看”。但在相關報道的評論區,認爲這些因爲票房表現不佳撤檔的影片是“玩不起”的觀衆,佔比要稍高,且相關留言點贊較高。根據娛樂獨角獸觀察,隨着“撤檔潮”退卻,後者們的聲浪會隨着時間推移逐漸減輕,讓前者再次佔據上風。但很明顯的是,“撤檔再上”的作法會大大影響影片的神秘程度、對觀衆的吸引力度和觀衆對它的觀感,極易塌房。因爲後者們對一部影片不感興趣,不會長期關注,近期再次上映的《紅毯先生》票房不佳,便是一大明證。明年春節檔,各大片方又將展開一場激烈的競爭。至於會有幾部票房不佳,又會有幾部被迫撤檔,觀衆會適時給出他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