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任正非也只剩下了“寒氣”
文\守一
這兩天,很多人的朋友圈又被華爲任正非刷屏了,他的一篇最新文章,《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被很多媒體、自媒體摘錄轉發。
轉發文章提煉出的標題都是“華爲高喊活下來”“任正非:把寒氣傳遞給每一個人”這種,給人的感覺是“華爲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作爲最有辨識度的中國高科技企業之一,華爲的影響力不可小覷。作爲最受各方推崇的中國企業家之一,任正非的判斷自然也值得重視。
所以很多人認爲,今天股市的大跌,和任正非釋放的“寒氣”有關。這種歸因很難證實或證僞,但一個不能遺忘的常識是:經濟大環境好不好,不會因爲任正非說了什麼而有本質改變。
01
遲來的號角
任正非這篇文章網上很容易找到全文,簡單總結幾個關鍵:
其一,任正非預判,“由於戰爭的影響以及美國繼續封鎖打壓的原因,全世界的經濟在未來3到5年內都不可能轉好,加上疫情影響,全球應該沒有一個地區是亮點。”基於這個大環境,未來十年對華爲都會是非常痛苦的歷史時期,全球經濟也會持續衰退。基於這個判斷,華爲未來三年要把活下來作爲最主要的綱領。
其二,不再唱全球化和服務全人類的高調,當下的理想是很現實地掙錢。“哪裡有錢就在哪裡賺一點”,華爲的生存基點也要調整到以現金流和真實利潤爲中心,不能再僅以銷售收入爲目標。在這個大方向之下,一些國家的市場和一些不賺錢的業務,都會堅決放棄。
其三,華爲內部也會“卷”起來,獎金升職升級與經營結果掛鉤,“將讓寒氣傳遞到每個人”。“如果掙不到糧食,我們要敢於不發獎金”,通過這樣的方式,逼那些不能創造價值的業務“自殺”。
總結完就會發現,任正非和華爲,這一次其實並沒有提供什麼太新鮮的判斷或有啓發性的抉擇。全球經濟形勢的悲觀,很多人都早已深刻感受。更重視現金流和利潤率,加強管理向內部要效益,也是很多企業正在做的事情。不說別的行業,科技領域的大廠們早就開始收縮業務、減員增效,所以任正非此刻吹響的,不過是一聲遲來的號角。
02
華爲的冬天
具體到華爲內部,對任正非的“危言聳聽”,可能反而不像外界這麼大驚小怪。任正非向來以有危機意識而著稱,曾經多次發出類似講話。有媒體梳理過其提及的四個“冬天”。
第一次是在2000年,任正非內部講話的標題就是《華爲的冬天》。彼時華爲自身發展形勢其實很好,但目睹北美互聯網泡沫破滅,讓任正非提前嗅到危機。此後電信行業確實面臨幾年的動盪調整,華爲一度也處於停滯狀態。這讓世人第一次感受到任正非作爲企業領導人的遠見卓識。
此後的2004年、2008年,任正非也因爲經濟大環境或者所處行業的形勢,而提出“冬天”的警告。回過頭去看,雖然外部環境曾有過風雨泥濘,但華爲還是一路有驚無險,實現了高速發展,成爲如今的巨頭企業。
在平安喜樂的狀態,提前對危機有所預判,通過戰略決斷帶領企業順利穿過風浪;在企業遭遇風浪的時候,以樂觀情緒穩定和鼓舞士氣,保持企業發展的平穩節奏,這是企業領導人最可貴的品質。
而任正非過去在這方面表現令人印象深刻,除了這幾次冬天預警,此前面臨美國打壓,外界都感到無比擔憂時,任正非對內外傳達的也都是積極和樂觀。那段時間,也是任正非大衆曝光度和社會認可度最高的。
相比於前幾次,這一回華爲的內憂外患確實更爲明顯。華爲最近發佈的2022年上半年經營業績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016億元,同比下降5.87%;淨利潤率爲5%,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率9.8%。
考慮到華爲現金流還比較穩健,當然沒到所謂最危險的時刻。但是芯片供應鏈相當長時間解決無望,急劇萎縮的手機業務找不到替代品。沒有創造利潤的新業務突圍,再結合宏觀經濟走勢,華爲和任正非的焦慮,也就不難理解了。
華爲路該怎麼走,這的確是個現實而急迫的問題。和以往的歷次講話之後一樣,任正非在華爲內部依然是神一樣的存在,受到大量擁護和支持,以及各種建言獻策。只不過,站在吃瓜羣衆的角度看,任正非的這次文章,相比於以往重大時刻的表現,缺少一點給人啓發和激勵的亮色。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確實就是那一句“把寒氣傳遞給每一個人”,但“寒氣”能幫助一個企業走多遠,只能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