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谷物出口協議延長恐有變數

今年7月由聯合國居中斡旋達成的黑海谷物出口協議,令農業大國烏克蘭三大港口(奧德薩、伊利喬夫斯克與皮夫登尼)得以恢復出口穀物,進而緩解全球糧食短缺危機。

這三個港口每個月運輸量加總高達300萬公噸。

聯合國高層官員11日將於俄國代表在瑞士日內瓦開會,討論重點在於是否延長黑海谷物出口協議。

聯合國發言人週三表示:「大家期待討論有所進展,俄國也能無礙地將食品與肥料出口至全球市場。」

烏克蘭方面除了希望延長協議一年時間、簡化船隻檢查程序外,也希望俄國增加開放港口,將南部尼古拉耶夫(Mykolaiv)地區港口也納入協議。尼古拉耶夫是烏克蘭第二大港口,該港口在俄烏衝突爆發前,負責該國35%的糧食出口運輸。

俄羅斯表示,黑海出口協議能否延長,取決於俄國糧食出口限制是否獲得解除。俄國是糧食生產大國,也是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

儘管莫斯科當局並未明白表達訴求,但外界認爲俄國希望西方國家放寬對於俄羅斯農業銀行(Rosselkhozbank)的制裁,令該國能夠出口更多商品。

這可能是黑海谷物協議延長的交換條件。

自黑海出口協議實施以來,烏克蘭迄今累計出口逾1,010萬公噸農產品。其中小麥出口達290萬公噸、比重約佔28%。其他商品包括玉米、大麥、葵花油、菜籽油與黃豆等。此協議若能延長,有助於抑制不斷高漲的糧食價格。

俄羅斯上週一度暫停黑海出口協議數日,目的在於報復烏克蘭發動無人機攻擊俄國船隻。對於這起攻擊事件,烏克蘭採取不承認也不否認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