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運載千秋:寧波市中心竟還藏着一處大運河遺址,這座古堰的故事你聽過嗎?

來源:天目新聞

千年水利史,一方壓賽堰。

壓賽堰是大運河極其重要的一段,也是江北離主城區最近的大運河遺存之一。

歷經千年的時光,姚江上的古代水利工程大多因爲水利原因而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甚至因爲城市化的改造而永遠地消失了。

唯獨壓賽堰,因爲姚江大閘的興建而得以保存下來,被列入第七批國保單位。

日前,記者跟着壓賽村原村黨支部書記楊寶林的腳步,終於探尋到了這處遺址。

在農耕時代,寧波平原以水稻種植爲主,但寧波近海,地勢低平,鹹潮要順着江河上溯,水稻不耐鹹鹵,天旱時鹹水倒灌,農作絕收,所以必須將鹹潮擋在用於灌溉的水網之外。爲達到阻鹹蓄淡的目的,寧波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其中”的城鄉空間格局。

而這其中,壓賽堰無疑是重要的一環。

壓賽堰所處的姚江通海,因潮起潮落海水時常侵襲內地,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且,每年汛期至時,四明山水經姚江自西奔東,直瀉姚江東端拐彎處,時有衝擊村落之患,人們爲了防患防鹹,築堰抗禦。

《江北地名敘談》中寫道,這道堰(壓賽堰)所處位置險要,非同一般,必要壓制結實,勝過姚江水位高度,才能抵禦海水侵入,防止汛期江水衝擊,故取名叫壓賽堰。

根據史料記載,壓賽堰始建於宋代,其主要作用爲拒鹹蓄淡保豐收。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間(1522年-1795年)的舊志載爲壓賽塔堰,清中後期至新中國成立以後,因其地位重要,曾多次加固重修。

壓賽堰,先有堰,後有村,村以堰名,名壓賽村。

楊寶林自小生活在壓賽村裡,1959年,姚江大閘建成後,阻擋了鹹潮,壓賽堰便失去了原先拒鹹蓄淡的作用。“但自打記事起,壓賽堰就在那,那時的壓賽堰雖然不如從前熱鬧,但依然通航船,船從壩上過。”楊寶林說。

有堰自然有守堰人。楊寶林還清楚地記得這堰的最後一位守堰人——包忠亮。“小包,從他爺爺起就住在這堰旁邊。”楊寶林指着一間荒廢的屋子說道,“後來這裡不讓住人了,他就搬走了,也就失去了聯繫。”

記者翻閱其他資料後,也找到了“最後一位守堰人”的故事。“包忠亮是壓賽堰最後一位守堰人,在他心裡,‘守堰人’不僅僅是一個職業,更是一份令代代守堰人自傲的責任。但自90年代後過駁船隻減少,船閘也放下鐵板,用於阻遏水流。壓賽堰從此失去了過駁的作用,也就斷了守堰人的收入。”

想來,包忠亮守着的,不僅僅是一個堰,更是百餘年間壓賽村人和壓賽堰不可斷絕的羈絆。

壓賽堰的舊址並不好找,如果不是在當地人的帶領下,怕是怎麼也找不到。

得以保存下來的壓賽堰由三個單體組成:南端是單孔的“郭公碶”,名字系民國二十年(1932年)重修時在碶石上刻就;中間是“船閘”,其過船壩壩體兩側仍遺有絞索亭石柱,其上有清光緒九年(1883年)重修時的題刻,其北側有絞盤軸插孔,是以絞盤牽引過船隻的遺蹟;北端爲重修於清道光四年(1824年)的“五眼碶”,系石砌五孔水閘。

楊寶林說,堰旁原有兩個涼亭。但如今只剩下幾根柱子,原本刻在亭柱上的文字也在風雨的磨礪下識別不出來了。

到了上個世紀末,過駁船隻減少,缺少經濟來源和有效的人工維護,過駁的船閘裡就放下鐵板,以阻遏水流。這一放,就再也不曾擡起,直至今日這裡成了釣魚人的樂園。“每天下午,我都會來附近釣魚,最近因爲天氣原因,魚兒少了很多。”楊寶林向記者嘮起了家常。

壓賽堰規模之大,保存程度之完好,在姚江沿岸並不多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古樹林蔭之下的壓賽堰必將迎來新生,成爲姚江沿岸一處不可複製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