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只是美國緩兵計

(圖/新華社)

前一陣子,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一再放低姿態求訪北京,並極力推動重建中美高層,尤其是軍事溝通機制,我的觀察角度即聚焦於「美國爲何如此焦慮臺海形勢」。近日來更多的訊息與現象更加強了我對當前臺海形勢及中美關係走勢的研判,即美國正在吹起一陣陣的和風,動機是要暫時穩住北京,以爭取時間,做好最終對付中國的準備。

布林肯日前接受美媒訪問時表示,美國對華政策的目標是「至少在短期內和平共存」。看來他還真是個老實人,脫口說出是「短期內」,他的潛臺詞不就是美國應在遠期內做好和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的打算嗎?

美國不但自己吹和風,也要求盟友配合。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希望爭取透過直接對話來管控日中關係。報導還說,岸田希望配合國際會議來實現日中領導人會談,甚至岸田訪華也被納入考慮範圍。

與此同時,5月底抵達美國履新的中國駐美大使謝鋒,6月30日就獲美國總統拜登接見遞交國書,他的前任,即今外長秦剛,出使美國1年半,不僅未面見拜登親自遞交國書,甚至連國務卿布林肯都緣慳一面。種種反差,不都透露着諸多蹊蹺?

如何解讀?再看一則新聞也許就更明白了。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6月30日表示,無跡象顯示北京已決定在2027年前攻打臺灣,美國和其他國家仍有時間向中方表明,動武是一個壞主意。密利強調,美軍必須隨時做好準備,並儘快推進軍事現代化,以確保對中國的優勢,他說美軍的嚇阻要確保「習主席每天醒來時會說,今天不適合(行動)。」

密利的話折射了美國對臺海形式的真正焦慮。可以這麼解讀:一、北京有意圖甚至有決心2027年之前解決臺灣問題,這是美國CIA副局長柯恩去年9月透露的訊息;二、各種跡象顯示,北京正在做好一切準備;但,三、無法掌握準確時間點。所以美國能做的就是爭取時間,強化嚇阻,這包括強化美軍及臺軍、日軍實力,還有各方的聯合作戰能力。

密利的話也等於間接透露了「當下」美方(包括美、日、臺軍)在臺海、西太對解放軍已無相對優勢,否則又何必如此擔心北京在2027年之前採取行動。密利一定期望在(萬一)北京動手之前,就能以美、日、臺的軍事實力嚇阻北京,讓習近平每天醒來時會說「今天不適合」。

但密利或拜登真有這樣的把握嗎?顯然不是。所以積極備戰之餘,唯一能做的就是拖,也就是緩兵之計,這也正是布林肯說的「美國對華政策的目標是至少在短期內和平共存」。短期?是2027年之前嗎?那就先不管了,能拖一陣就拖一陣吧。

這即是爲何最近美方開口閉口要「維持現狀」,反對片面改變現狀,一再強調和平解決兩岸分歧,並且突然在外交上放低姿態,以避免過於觸怒北京的大背景了。至於拖下去會不會就能拖出個密利口中的嚇阻效果,恐怕密利自己都未必有這個自信,要不然他也用不着高聲強調美軍要加速推進軍事現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