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1.4億重建有客家在地特色 新竹芎林公有市場揭牌

鄉親一早涌入市場,現場人聲鼎沸,許多民衆不只是來買菜,更是爲了參觀新市場。記者巫鴻瑋/攝影

新竹縣芎林鄉新公有零售市場今天上午揭牌開幕,鄉親一早涌入參觀採買、現場人聲鼎沸,耗資1.4億元重建的新市場短短1年就完工,不僅在攤商招牌上融入「方口獅」的在地客家特色圖騰,更解決令鄉親憂心的舊市場耐震不足問題。

芎林鄉長黃正彪表示,舊芎林公有零售市場從1980年營運至今超過40年,因市場內空間狹窄,且建物結構耐震度不足有安全疑慮,加上芎林近年因大量人口移入增加的購物需求,因此去年在重劃區內的新地點展開重建。

新公有零售市場設計爲地上2層、地下1層建築,其中地上2層都爲攤商,1樓規畫爲生鮮採買區,2樓則有熟食小吃,地下室爲貨物集散裝卸貨處,雖爲傳統市場,但環境明亮整潔,捨去傳統市場令人感到陰暗潮溼之感。

黃正彪提到,因芎林近年遷居許多竹科家庭,生活習慣與傳統家庭較不一樣,因此市場的營業時間也順應潮流改變,從原本只有上午半天營業,改爲從清晨5點一路營業到晚上8點,讓晚下班的民衆也有地方好採買購物。

芎林鄉公所指出,新市場加強建物耐震結構,還設有客貨梯及中央空調,要讓鄉親採買體驗舒適又安全,且攤商招牌更融入芎林重要的客家無形文化資產「方口獅」圖騰,呈現在地客家特色。市場內除了有舊攤商進駐,也引進多元特色商家,並規畫青創產品區,透過「青銀共市」爲傳統市場注入青創活力,服務更廣大的不同客羣。

新竹縣長楊文科巡視市場,與攤商熱情打招呼、祝賀生意興隆。記者巫鴻瑋/攝影

芎林新公有市場位於重劃區內,爲符合在地居民消費習慣,因此仍規畫爲傳統市場而非超市。記者巫鴻瑋/攝影

新竹縣長楊文科巡視市場,與攤商熱情打招呼、祝賀生意興隆。記者巫鴻瑋/攝影

現場攤商擺出新鮮蔬果,市場環境明亮整潔,沒有傳統市場髒亂感。記者巫鴻瑋/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