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憐一空姐

看完她的故事,我真的挺生氣的。

說的是去年大概這個時候,她在執行航班時在飛機上受了傷,然後跟公司一直扯皮到了現在,甚至當初負責跟她溝通的人已經離開了原部門,她如今還在爲自己的醫藥費和病假而奔波。

在這期間,機長和乘務長爲了規避自己的責任,一直在給她施加壓力,部門裡沒有人爲她說話,每個人都在爲自己的利益讓她妥協,快一年過去了,她身體上的傷痛沒有痊癒,心裡的傷口也不斷地被人拿刀割。

我跟朋友分享了這個故事,朋友也氣憤得不行,說:既然都這樣了,爲什麼還不辭職。

我詫異的看了她一眼,說或許每個人都有辭職的權利,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辭職的底氣,這兩個字說着輕鬆,那辭職之後呢?你養嗎?還是回去讓爸媽養?而且,她也沒有什麼過分的要求啊,她只是想拿到應屬於自己的醫藥費,然後養好身體繼續工作。

她只是想好好飛航班啊,她有什麼錯?

我拿着她的經歷去找了一位前輩。前輩的回答更讓我感到絕望。

“個人工傷的鑑定和航空公司的認定意見通常是不一致的,航空公司肯定有相應的KPI考覈,說到底,這件事最終還是利益問題,只能相互妥協。她肯定還想留下來繼續工作,但如果真的走到勞動仲裁那一步,公司也很難再留她。”

我很不服氣,說:那乘務員受這傷,就活該自認倒黴?

前輩沒有回我的話。

另一位前輩告訴我,說你可以去調研一下,其實民航業在各行業裡,對員工都算是不錯了。

我說,難道我們就應該“比爛而生”嗎,有人比我們還慘,我們就得知足?就算這是生存法則,那也是病態的,我們就靠這個去民航強國?

在我們這個行業裡,類似的故事絕對不止這一例,這十年來,我聽到過很多故事,每一個故事的背後,總有血淚與陰影,有傷心與難過,滿是一線乘務員的退讓與妥協。

乘務員這個行業真的很奇怪。

放眼望去,一片金碧輝煌,但耀眼之下,卻總會遇到腐朽與頹敗,如同鍍金的繁花背後蝕本的蟲蛀,任誰輕輕一翻,都會抿着嘴表示不可思議。

有時候參加各種航空公司的各種活動,每次的活動現場,基本都會有乘務員們做禮儀站崗,有時候我坐在臺下,聽着周圍的領導和嘉賓們互相吹捧,總會在心裡生成一種奇怪的感覺。

站在最邊上笑盈盈的那個乘務員,可能還在算着自己的績效考覈,琢磨着這次活動能加幾分;

身旁的乘務員可能還在發愁昨天航班上的揚言要投訴的旅會不會真的把投訴電話打給民航局;

我們飛完航班後有很多擔驚受怕和不知所措,但這一切好像就沒有發生過,還是要畫着精緻的妝容爲公司唱讚歌。

觀衆席上的掌聲和讚美聲此起彼伏,人們似乎都在爲這表面的繁榮而歡呼。但這種繁榮背後,乘務員的苦澀,到底有沒有人關注過?狂歡之後,我們能不能稍微停下腳步,回頭看看那些與我們共同前進的人,問一句:

“你們現在飛的還好嗎?”

而對於我們每一個個體來說,爲了更好的保護自己,請學習一些法律知識、懂一些勞動法、在工作時身體遇到傷害要如實向公司彙報、要多向家人朋友請教到底該怎麼做。

再說難聽一點,要相信法律,不要過分相信你的經理,不要爲公司背任何鍋。

困境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或許沒人能夠幫我們,但我們只能在痛苦中蛻變,成爲更強大的自己。

我只是感到很難過,因爲不該有任何一個乘務員成爲行業成長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