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再見,我們才能好好的活著。」 蘇絢慧:走過悲傷,沒有時間表,沒有一定的方式

失去摯愛、摯親,這段悲傷日子,你必須親自「走過」──接受悲傷的發生,將悲傷的經歷包含在生命之中,感受這段不可抺滅的意外插曲,讓生命繼續前行。假如你只願意「走出」悲傷,那些不堪、脆弱、無助的記憶將留在原地,悲傷就會無預警的再度影響你的生命。

臺灣「悲傷療愈」諮商心理師蘇絢慧,在親身走過悲傷療愈過程,整理出經驗與心得,透過溫暖力量的文字,帶給悲傷者最柔軟的提醒:唯有自己「好好的活着」,才能給逝者一個最好的存在意義。《於是,我可以好好說再見》精彩試閱:

失去摯愛、摯親,這段悲傷日子,你必須親自「走過」,將悲傷的經歷包含在生命之中,讓生命繼續前行。 圖/freepik

聽見自己的悲傷故事

當你讀着這些故事時,你可能很快的就能感覺到這些是令人悲傷的經驗,是關於生離死別的故事。這些故事相似於你熟悉、承受過的情節,或你曾經出現過的感受。

當你拿起這本書時,或許正因爲你失去了一個很親密的親人或朋友,遭逢了生命前所未有的破碎與斷裂;你可能已走過一大段煎熬的路,或是你正要開始走這段未知旅程。

你可能會懷疑,一本書可以讓心碎與心痛得到治癒嗎?能讓悲傷與思念終止嗎?被毀壞的人生夢想可以重建嗎?

我明白,在夜半想起失去的摯愛和摯親,痛不欲生的滋味,因爲我受過;在反覆掙扎中,懷疑自己的人生就此要毀滅的滋味,因爲我受過;懷恨老天爲何破壞我的幸福,覺得自己是被故意挑出來獨自受苦的滋味,我也受過。

因此我知道,徹底心碎與心痛的感覺是無法完全消除的,破碎斷裂的人生是無法完全恢復的,但這都無礙爲你療傷止痛,因爲那傷痛的確很疼,也苦。即使只是一時片刻的稍微減輕,我們都要一起試着努力看看。悲傷與思念或許也無法終止,但你需要知道,可以如何表達悲傷與思念,讓你不是肝腸寸斷的獨自悲傷,一個人飲泣,因爲那太悲辛、太折磨了。

你可能有這樣的感覺,有太多的時間,你感覺到的是自己一個人獨自承受悲傷,你不太確定是否有人能明白與理解你的感受。有太長的時間,你不知道如何向別人說起自己的遭遇,你不確定別人在聽到你的遭遇後是什麼反應。你可能會恐懼面對別人同情的眼神,也害怕別人看穿你的脆弱與無助,所以你可能選擇不在外人面前表現出自己對生命無法依照自己掌控進行的無力感。

或是,你開始對這世界感受到許多的未知,似乎這世界變成了陌生的國度,你不確定還有什麼是自己確知或確信的。

死亡,會讓原本的生活扭曲變形;死亡,也讓我們期待的人生就此破碎。

說不出口的失落

先說一些我的經驗,我是一個愛貓的人,最高紀錄同時養五隻貓。每天我和這些愛貓生活在一起,大部分的時間,牠們都做着自己的事,睡覺、捕捉昆蟲、吃飯,或好奇又多愁的遙望窗外。我也習慣於這樣的相處方式,似乎不需太在意牠們,牠們仍是過得很好。

每天早晨出門,關上大門的剎那間,我從來沒有想過,會不會當我返家時,可能已失去了某一隻;每天晚上睡覺前,關上燈的剎那間,我從來沒有想過,會不會在我隔天醒來時,我再也看不見某一隻、再也無法擁抱某一隻。

牠們就是在那兒,各自過着自己的生活,偶爾會走過來討我的關愛和撫摸。世界像是不會改變一般,每天每天,日復一日,牠們有牠們的日子,我有我的生活。有時候生活太累了、過忙了,我回家倒頭就睡,連和牠們照面說話的機會都沒有。雖然有時會有愧疚,但我想等到我有空時,再來好好摸摸牠們、彌補牠們吧!

可是,有天的早晨,我再也沒有機會撫摸到其中一隻了。在夜半時,牠奇異的從六樓高的陽臺跌落到地面,清晨我驚慌的發現牠時,牠的肢體完好無傷,眼睛沒有閉上,卻早已沒有了呼吸。即使,事情已過好幾年,再想起當時觸摸牠已硬化的遺體的悲痛與愧疚,心仍是隱隱作痛,揪在一起。

撫摸遺體的時候,我仍不斷的跟牠說話,問牠是否承受了痛苦?問牠是否痛着了?問牠怎麼忍心突然離開我?問牠,是不是願意原諒我那一陣子只是習慣於牠的存在,好久都沒有陪伴牠、關愛牠的自私?

一想到牠痛着了,我的心便疼痛得無法自已,一想到牠無助的墜樓,我的心就自責不已。

我從來就不認爲牠們(任何一隻貓)會突然死亡、突然從我生活中消失。不是應該要相依偎、相陪伴直到地老天荒那天嗎?不是應該要給我一些時間預備分離的焦慮與悲傷嗎?不是應該要道別、說聲珍重再見後才生離死別嗎?爲什麼一切都變了調呢?

就這麼一夜,熟悉、親密的一段關係終結了;就這麼一夜,原本想要說出的愛與關心,再也沒機會表達;就這麼一夜,道別和說再見成了這麼難的事。

這不是我第一次面對生活的驟變,也不是第一次體驗到死亡的殘忍並如何帶走我所摯愛的生命。我在幼小的年齡時,祖母與父親皆是突然的從我生命中消失,只有一天的時間,我必須面對他們突然驟逝的消息,沒有任何機會面對面的和他們告別,也沒有機會將心底深處來不及說的愛、在乎、尊敬告訴他們。突然的分離,讓我的生命像是被鉗子扭轉破壞過的變形,既扭曲又難看,找不出任何的美感(這部分的故事,我在著作《請容許我悲傷》、《喪慟夢》和《因愛誕生》中曾提過)。

好長的一段時間,我活在自責、痛苦、悲傷與無力感中,我用很長的時間,用力的壓抑驟然喪親的痛苦感受,我無法言談、無法觸碰、無法回顧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我曾經一度認爲在我身上會發生這樣的遭遇,一定是我的錯:我命不好、我受詛咒、我罪孽深重。我沒有其他的切入觀點可以理解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我不知道該安慰自己、心疼自己、幫助自己。我似乎求助無門,只能硬撐在這堅硬沉重的龐大困境裡。

我很慶幸,這些曾經讓我痛不欲生的苦痛遭逢,不是爲了將我擊垮,而是帶我走向失落悲傷的療愈工作生涯裡,試圖在這一塊對人失落悲傷遭遇不理解也不關心的土地上,成爲一位過來人,也成爲一位深深同理的陪伴者。

說出悲傷的故事

而我能從中走了過來,走向一個連我都意外的人生方向,是從「我可以真實說出我的故事」開始的。因爲不能說、不知如何說,使我的苦痛經驗長達十幾年處於凝結狀態,像是冷卻掉的麥芽糖膏,動彈不得。我知道我的心裡蓄儲着巨大秘密,我知道我用了很大的力氣掩蓋已發生的事實。這些我都知道,但我能如何?除了不要意識它、不要感覺它,我別無方法。

直到我能說出我的故事,寫出我的故事,畫出我的故事,我一步一步的靠近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我從完全無法開口,一次次的嘗試後,開始吞吞吐吐的說着我完全不知道該從何講起的遭遇,再到,可以仔細看待每一個小細節、小部分,然後,重新再選擇我要如何說出我的故事?以什麼樣的口吻、什麼樣的語調、什麼樣的情節開始說我的悲傷故事。

能說出自己的故事,便讓那些過往有重新被看見的機會,因爲生命的打開,關愛與支持纔有流通的入口。也因爲說出自己的故事,那些悲傷及喪慟回憶便獲得完整的表達,也有了空間安放它們,不再是無邊無際的影響着生活、干擾着心思意念。

如同丹尼蓀(Isak Dinesen)所說:「如果我們可以把悲傷轉變成一個個的故事,那麼所有悲傷就可以承受了。」一個遭遇可以被說出口,並且說成故事的時候,正代表這個人可以承認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事,也能面對這些遭遇所帶來的悲傷、痛苦、憤怒與傷害。

但我們無法一開始就說出一個動人的故事,也無法總是一開始就知道該從何說起,我們需要在嘗試中拿捏分寸,也得摸索麪對不同關係的人能說到哪裡。有些人的確會給一些不具同理心的迴應,或是透露出一種同情可憐的眼神,但這並不是代表喪親、喪偶的人有多不幸、可憐,而是表示這些人缺乏感同身受的能力,或是不具備適切安慰別人能力。我們得不放棄的爲自己找到一個可以理解、可以聆聽、可以承接的人,好讓我們說出自己的遭逢與經驗,讓本來無邊無際、難以說明的悲傷,因着故事的出現,而形成了一個對象,並面對它、與它對話、與它交流、與它和好、與它擁抱。

在悲傷的關懷與陪伴中,我總從聽悲傷的故事開始。

那些故事看似嚇人、驚駭、殘忍,卻也隱藏着動人又深刻的情感。但因爲伴隨悲傷與苦痛,在真實生活中,許多人無法聆聽,無法停留關注,於是,遭遇只好被迫消音,只能深深的鎖在心頭,深深的埋葬。

久而久之,那曾經一同活過的生命記憶,隨着時間的風化,漸漸的銷聲匿跡。而某一部分的自己,似乎也隨着親人的安葬,一同陪葬了。當一切都消逝了,生命還留下些什麼呢?那曾經熟悉的摯愛,和曾經熟悉的自己都不復存在了,生命,還能說些什麼呢?

當生命沉默許久,無以言說時,並不表示一切已不具意義或不重要,有時候,是因爲太痛與太傷,讓人不忍直視;有時候,是因爲太重與太難,讓人不知從何說起。但唯有我們願意去說,願意將悲傷化爲故事時,一切纔開始能夠承受。

如果,你也從未知道如何說出你的悲傷,如果,那些悲傷的經驗像是重重的石頭壓在你的心頭上,你一定可以深刻的瞭解自己的悲傷是多麼的真實,那不是虛幻,那不是杜撰,那是你生命中曾經真實發生過的故事。

【作業】說出你的悲傷故事

試着爲自己開啓悲傷,試着寫下屬於你的悲傷故事。若是動筆讓你覺得吃力,可以選擇錄音的方式,像是有一個對象坐在前頭,很專注的希望聆聽你的悲傷歷程與經驗。

這個對象不會打斷你的敘說,也不會認爲你應該怎麼說才行,你僅需要真實的回顧究竟在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樣的經歷。

也許,這個人會這樣邀請你:

我很想聆聽在你身上所發生的事?那是怎樣的過程?你在當中經歷了什麼?請你慢慢說,以你想說的部分開始。也許,你可以嘗試以這樣的句子做開頭:

事情發生的那一天,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後,可以邀請一位你身邊願意聆聽與陪伴的人,完整說出你的悲傷故事。讓你的悲傷經驗透過好好敘說的過程,被你看見、聽見,也被你承認。

《於是,我可以好好說再見》。 圖/寶瓶文化

本文摘自《於是,我可以好好說再見:悲傷療愈心靈地圖》,2023/03/28 寶瓶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