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雜誌/文史旅遊達人謝哲青 打造甜蜜小窩

撰文李兆華攝影周禎和;圖片提供/謝哲青

曾經用一年四個月的時間搭船環遊世界,目前總共到過八十幾個國家文史專家謝哲青,看遍各地風土民情,以及萬千種不同樣貌的家庭。他的生活,有如短暫休憩就要再起飛的鳥兒,即便有許多國家的人民安於租屋不想買屋,但謝哲青回到臺灣後,卻認爲一定要買下自己的房子

理由很務實,一是準備和心愛的人結婚,要給對方一個承諾,打造屬於兩人安穩的家;二則是自己和妻子都有在國外居住多年的經驗,也注意過各國房價,謝哲青發現:「地段好的房子只會越來越貴,臺灣也是一樣。雖然好朋友朱學恆常常叫我不要買房子(笑),但我還是堅持要買。」

幫一萬本書找家 堅持避開投資物件

結婚之前,謝哲青最常做的投資其實是外匯,還會收藏各個國家的稀有貨幣等待增值,只是外匯一定有匯率波動,工作忙碌的他無暇時刻留意,想來想去,投入自己住的房子最安心。

雖然他已經具有高知名度,但因爲過去大量買書、CD、旅遊手頭並不寬裕,就和一般新婚夫妻無異,二○一○年買第一間房子時,必須先向岳母借貸部分頭期款。「我們自己出了七十萬元,和岳母借了九十萬元,希望找到總價一千萬元上下的房子。」

妻子負責先做第一輪的篩選,看到中意的物件後再交由謝哲青評估。由於謝哲青的父親有營造經驗,還會自己手繪施工圖,他自小耳濡目染之下,只要一走進室內,腦海中就會開始浮現生活動線、空間規畫影像,格局不對又沒辦法改的房子,他會立即淘汰。

也因爲他對空間規畫的堅持,小倆口不願意購買投資客的物件,而是拼命尋找看得到原始樣貌的房子,這也讓他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我有一萬多本書要放,所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做裝潢。但是當時投資客實在太多了,前前後後換了五個仲介,才終於看中林森北路巷內的一個物件。」

這個物件特殊之處,在於是電梯華廈頂樓含一層加蓋,總共有兩層樓的使用空間,華廈的公設比又非常低,坪數很實在,謝哲青一看,馬上就想到頂樓可以規畫成客廳和岳母房間,加蓋的樓層則可以變成大書房和主臥,一萬本書的放置有着落,有電梯也能讓老人家行動方便。

地理位置來說,雖然林森北路商圈稍嫌複雜,可是離謝哲青當時常去的東森電視臺非常近,和妻子從小熟悉的南京東路一帶同屬中山區,飲食和交通也都相當便利。

全盤考量生活機能 預算內人生第一屋

最重要的還是預算,原屋主因爲工作地點在桃園,已經另外在桃園購屋,對這間二十多年的房子疏於照顧,幾乎呈現廢墟貌,所以願意降價求售。謝哲青夫妻意外以不到一千萬元的預算成交,兩人欣喜之餘,內心也不斷浮現:「這是要住一輩子的家!」

「打算要住一輩子的這個念頭,卻成爲買屋路上最大的教訓。」謝哲青語出驚人的說。從「廢墟」開始重新裝潢,謝哲青才發現,拆除舊裝潢和更新全部水電線路費用,遠超出當初的想像。但因爲想要住一輩子,所以即使超出預算,他還是大刀闊斧的繼續佈置,最後再買了全新的傢俱,總共花了三百多萬元在裝潢上!

因爲預算超支,謝哲青乾脆省了搬家費用,騎着一臺舊摩托車,自己一箱一箱的搬,總共搬了六十幾趟才搬完全部家當,現在想起來都覺得累。

美輪美奐屋況曾吸引媒體來採訪,但謝哲青一家入住後,發現頂樓加蓋即使已經做過工程,還是會有夏天極熱、冬天極冷的問題。因爲妻子有時必須晚歸,買屋時沒有特別在意的周遭環境卻也成了隱憂。「還有,我們想要小孩,就會想到學區,這附近的學區並不是那麼理想。」

※本文尚有以下內容

花大錢裝潢得教訓 不到兩年決定換屋買到好社區 優質管理讓房價增值確立未來換屋目標 做好貸款、資金規畫謝哲青 購屋5大心法

【完整內容請見《好房HouseFun》雜誌2013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