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雜誌/穎川畫廊陳慕白 懷抱熱情闖天下

撰文呂映樓 攝影張聖奕】

一走進穎川畫廊,立刻可以感覺到空間呈現的專業質感和一心一意對待藝術家的真誠用心,目前正在畫廊展出的作品是藝術家劉信義個展幽光尋覓﹂。總監陳慕白是位行事俐落都會型女性,她講話的語速非常快,總是踩着一雙高跟鞋忙碌地在工作場合進出。

有多年公關工作經驗的陳慕白,有一個臺灣當代藝術圈知名的藝術家爸爸─塵三。塵三爲臺灣當代抽象藝術家,創作油畫水墨畫爲主,他不斷在媒材運用技法上嘗試創新,曾受西方美術訓練的他,希望能不斷回到自己的內在探尋藝術,故創作總是蘊含濃濃的東方美學精神

塵三的山水油畫創作,能表現出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韻味,而他的花卉作品特別喜愛表達荷花意象,荷花常被古人賦予「出淤泥而不染」的象徵,總是給人清新脫俗的超然之感。塵三雖已屆耳順之年,卻仍蘊含着豐沛的創作能量,穎川畫廊公關經理王暉說,塵三老師的作品要表達的是形而上的觀點,是一種不斷追求藝術的執着與精神。

從小耳濡目染 受藝術家父親影響至深

陳慕白說,她從小和爸爸相處時間最長,時常在父親做畫時也在一旁塗塗畫畫,對於繪畫、藝術的鑑賞來自父親的影響很深。她說,印象中的爸爸總是一直在看書,不是在看書,就是在畫畫,也常常對她講人生的道理。穎川畫廊的籌備與興起,與父親有着極大的關係,父親是定位穎川畫廊東方調性大方向的負責人,陳慕白則運用過去在公關公司工作累積的市場經驗,將穎川畫廊逐步穩健經營至今。

「藝術是沒辦法給予純粹定位的一門領域,就好像……是一種激情!」陳慕白喜愛藝術,卻自認不是一位優秀的創作者。她說,受到父親影響,大學唸的也是和創作有關的織品設計系,但卻在大四那年要進行畢業製作的時候,認識到自己並不是一個「靈感很多的人」,「我喜歡藝術,也愛欣賞藝術,但創作卻會讓我感到十分煎熬。」誰也不知道,陳慕白會在往後變成幫助許多藝術家持續創作生命的貴人

陳慕白說,要和藝術家建立關係不是一、兩年可以辦到的事情,她常以直率的個性與藝術家們做朋友,但重視專業的她也始終讓工作和生活公私分明。「我不會以畫廊老闆的身分去強迫對方做這做那,但當對方在工作上逾越職場倫理的時候,我也會讓他知道應該要尊重我的意見。」她希望自己不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上都與藝術家維持着互信互賴的良好關係。

熱愛藝術也懂藝術 致力成爲創作者的推手

陳慕白說,過去在公關公司工作,很難結交到知心的好友,但踏入藝術圈之後,卻在此結交到不少會真誠分享彼此的夥伴,而她也喜歡與藝術家親自見面洽談,瞭解其作品欲傳達的創作理念,例如現在正在穎川畫廊展出個展的藝術家劉信義,他的作品裡常有骷髏頭、死亡等意象,陳慕白原本擔心市場接受度不高,但當與劉信義深談,理解其作品的內涵與發展潛能,並接觸到其爲人後,便放心地繼續與他合作下去。

在經營畫廊方面,她時常走訪亞洲各個藝術博覽會和活動,從中發掘新銳,並時常與來自社會各領域的藏家打交道,比如企業家、醫生、金融界人士,或是知名影星等,甚至也有一般的上班族與學生。她甚至會幫客戶依照不同的空間氛圍、需求與喜好篩選適當的作品,當客戶要轉手的時候,穎川畫廊也會協助幫忙。她說,我們希望與任何喜愛藝術的人維持長久的友好關係

二、三十年前,臺灣的畫廊生態是一個藝術家終期一生只跟隨着一個畫廊,隨着社會開放、資訊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會主動找不同的畫廊代理自己的作品,無非是想找到更多的曝光管道或機會。

觀察兩岸市場風向 積極尋找臺灣潛力新銳

在穎川畫廊剛起步的時候,年紀輕輕的陳慕白必須硬着頭皮去和已在臺灣藝壇有明確定位、名氣前輩畫家邀展,她慢慢在經營過程中發現,年輕藝術家和成名前輩藝術家之間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這個世代四十歲左右的臺灣藝術家,從事專職創作的很少,因爲他們大多在此時面臨經濟困境,不得不去學校教書。」於是她開始想爲這些人做點什麼,也慢慢讓經營重心轉移到臺灣中、新生代的藝術家。

現在的穎川畫廊,在東方文化的大方向下已獨家代理到不少十分具備市場潛力的年輕華人藝術家,近一、兩年大陸藝術市場的蓬勃,也讓陳慕白觀察到兩岸藝術市場不同的風向。她提到,大陸的畫廊比較善於炒作藝術家,但臺灣卻因爲有文化的底蘊,而使藝術品的價值相對穩定發展,目前雖不排除經營中國藝術家,但終究還是以臺灣藝術家爲主,「先讓他們在這個島上站住腳。」

要如何經營現代畫廊?精明幹練又單純直率的陳慕白說,最重要的就是對藝術的熱誠,對藝術史的瞭解與認知,可靠閱讀、學習,和媒體、藏家的應對進退,可以靠後天訓練、培養,但沒有對藝術最發自內心的熱誠,也不會有今天的她。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好房網HouseFun》雜誌2016年8月號http://goo.gl/fYKK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