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子不明原因持續高燒40℃ 身上的這個“標記”鎖定“元兇”

(原標題:杭州女子不明原因持續高燒40℃ 身上的這個“標記”鎖定“元兇”)

快50歲的唐女士家住杭州郊縣,平時幹些農活。半個多月前,她莫名其妙出現高熱,以爲是普通感冒,想着自己服點藥就行了。唐女士說,以前都是這樣處理的,這次卻完全不管用。

在當地醫院經過頭孢美唑等治療,唐女士的體溫也毫無下降跡象,40℃左右的高熱持續了一週多,最高燒到40.6℃,身上還發出不少紅色疹子,精神狀態越來越差,還出現過一過性意識喪失。

“這樣下去,人都快燒‘沒’了!” 看着難受不已的唐女士,家人心急如焚,趕緊把她轉送至浙江省人民醫院。

炎症指標是正常值的15倍

發病前她曾經上山採茶

檢查顯示,此時,唐女士的肝、腎都有損傷,其中炎症指標是正常值的15倍。感染病科主任潘紅英帶領團隊成員查房時,發現唐女士的右小腿靠近腳踝的地方有一處點狀焦樣疤痕,再結合她全身可見散發紅色丘疹,還出現了部分破潰的情況,經驗豐富的潘紅英團隊想到了一種可能——立克次體感染。

再仔細詢問唐女士發病前的一些細節,她提到,曾經上山採過一段時間的茶。

茶地屬丘陵地帶,各種小蟲自然也不少,潘紅英認爲,唐女士腿上的這個“標記”很可能是被恙蟲叮咬後留下的。

完善了血培養、病原體微生物測序、過敏原檢測等檢查項目,不出所料,病原體微生物測序結果明確爲斑疹熱立克次體。明確診斷後,醫生給予針對性多西環素抗感染治療,唐女士發熱和皮疹等病症很快好轉,幾天前已順利出院。

眼下是“蛇蟲百腳”活躍期

五一出遊避免惹“蟲”上身

潘紅英介紹,立克次體是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主要通過蜱蟲、跳蚤和蟎蟲等節肢動物叮咬傳播給野生動物等宿主,爲人畜共患病原體。感染立克次體的主要症狀包括髮熱、皮疹、頭痛和肌痛等,一旦病情嚴重,救治不及時可致命。其中,最爲大家所熟悉的是恙蟲病。

“患恙蟲病後,病情輕重不一,臨牀表現多樣,潛伏期4-20天。患者起病較急,表現爲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熱,且以超過38.5℃的高熱多見。”潘紅英表示,此病還有幾個特徵——特異性的焦痂或潰瘍以及皮疹。

四五月份是“蛇蟲百腳”的活躍期,五一出遊爲避免惹“蟲”上身,潘紅英提醒:

1.儘量避免長時間的戶外活動,如需外出注意扣緊衣服領子、袖口及褲腿,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地面或草叢,最好在身上塗上防蟲劑;

2.戶外活動或勞作後,回家要及時沐浴、換洗衣服,重點擦洗腋窩、膕窩、會陰等部位的皮膚;

3. 有蟲子叮咬史或野外活動史者,如出現發燒、皮疹,建議檢查身上是否存在潰瘍性焦痂。恙蟲病不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說,不會“自愈”,所以需及時就醫,儘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