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離震中735公里爲何依然震感明顯?

(原標題:杭州離震中735公里爲何依然震感明顯?)

此次臺灣地震,許多杭州市民覺得震感明顯,爲何臺灣地震杭州會有震感呢?如果地震來臨,我們又該如何預警、逃生?浙江省地震局高級工程師路建波對此進行了解答。

離震中735公里 杭州爲何依然震感強烈?

“一般而言,臺灣發生6級以上地震,浙江震感會比較明顯。這次震源達到7.3級,對浙江影響很明顯。”路建波說,此次地震震中距杭州市約735公里,溫州、台州、麗水市等地更近,造成我省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寧波、溫州、台州、舟山、麗水、衢州等多地有明顯震感。

震級越大,能量也就越強,影響的範圍和造成的破壞也就越嚴重,地震等級每提高一級,那麼它所釋放的能量將會增加32倍。

另一方面與距離相關,浙江與臺灣比較近,臺灣距離杭州大概800公里,地震時產生的地震波經過幾百公里的傳播,高頻率的地震波已經幾乎衰減掉了,主要以低頻的長週期地震波爲主。

爲什麼高層震感比低層更明顯?

地震來時,爲什麼很多高層的住戶感受明顯,而低層卻不太明顯?對此,路建波解釋道,低頻的長週期地震波,與城市中高樓本身自震週期頻率相似,二者形成共振,在高樓中的人們便能感覺到震動。樓層越高,共振效應越明顯,自然就越容易感覺出震感。

另外,也跟地下的土地層有關。路建波舉例道:“像杭州的建築地基主要是深厚軟土,對地震波會有顯著的放大效應。地震一來,自振週期超過一秒的高層建築,很容易與被軟土放大的長週期地震波產生共振,即使是震級較小或者震中距很遠,也能引起此類場地上高層建築強烈的地震反應。”

爲什麼地震時會感到頭暈心跳加快?

地震發生時,除了強烈的地面震動,它還伴隨着各種聲波的產生,包括人耳無法直接聽到的超低頻聲波,即次聲波。

雖然人類聽覺無法感知次聲波,但一些研究表明,次聲波可能通過與人體的共振作用,間接影響人的感覺系統,引發不適感,如頭暈、噁心等。

同時,在地震中,視覺刺激(如晃動的物品和建築物)和聽覺刺激(如噪音和警報聲)也可能導致人們出現頭暈症狀。

此外,由於恐懼和緊張,人體的自主神經系統會被激活,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以準備應對可能的危險狀況。

手機如何打開地震預警功能?

地震預警很重要,那麼,如何才能第一時間接收預警呢?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手機是否已經開通“地震預警”功能。

根據手機型號不同,一部分品牌的手機需要到應用商店中,搜索“地震預警”關鍵詞,自行下載相關APP。還有一部分品牌的手機需要到系統“設置”當中,找到“安全”選項,然後一步步根據提示打開“地震預警”功能。

開啓此功能後,手機可在接收到地震預警信息後及時發出警報,預留寶貴的時間進行避生準備。

地震時該如何逃生?

地震發生時首先要保持冷靜,如果你所處的是平房或樓房一層,且室外比較開闊,可迅速跑出室外避震。

如果是樓房二層或以上,應優先選擇立即躲避在室內的衛生間、儲藏室、浴室等開間小、有承重牆或支撐物的地方,或者是堅固的桌子、牀、茶几、沙發等傢俱旁,利用物品形成的三角空間,儘量蜷縮身體,用衣物、枕頭等護住頭頸。切記不可在慌亂中選擇跑向陽臺或是翻窗逃生。

睡覺時被震醒怎麼辦?

若是在睡覺時被震醒,可以抓住枕頭扣住雙耳,快速翻滾到牀下趴好,用兩個胳膊肘形成一個三角空間,並使身體高度低於牀墊,馬上做好避險準備。

住在高層該乘電梯還是跑樓梯?

如果是住高層建築,要避免乘坐電梯,電梯在地震中可能因供電中斷或線路損壞而停運,人員容易被困其中,帶來額外的風險。應該通過選擇正確的安全出口進行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