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三雄能起死回生?老手泄3大轉機 解鈴還須繫鈴人

分析師表示,近期航運和麪板股常讓投資人陷入追漲就套牢的冏境。(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這幾天的臺股,開始有些無聊,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同去年第4季的「拉積盤」一般,除了臺積電,其他股票都沒什麼激情可言,每天看着持股損益上上下下,確實乏味。主要會形成這種行情的原因在於,一方面,疫情剛剛解封,開店的開店、上班的上班,市場對於股市的專注度降低,導致量能急速下降;二方面,目前大盤仍處於月線之下、季線之上,仍沒有明顯的趨勢出現,使得市場操作心態趨於保守。

在這種雞肋行情中,由於股價沒有續航力,即會出現「技術分析無用論」,也就是老手常說的─很難做。當老手們觀察1檔股票幾天,確認它打底、轉強,買下去,馬上套牢,例如週三的面板股,就是如此。

正當你看到面板股經歷了7月的低迷,逐步打底,且三虎們在同一天,同步亮燈漲停,就技術分析的角度,底部發動第一根,且強勢突破指標均線(友達站上季線、羣創站上月線、彩晶一口氣站上月線+季線),怎麼可能不激勵人心。但就在這一天,所有股票討論版爲之沸騰,所有新手老手們,都可能追進面板股的同時,殊不知,緊接而來的兩天,就是連續性的下跌,幾乎將週三的長紅K完全吞噬。

而航運股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當週五盤中,航運股全面啓動,萬海差點漲停的情況下,市場瞬間沸騰,很多人認爲航運已經不再破底,因此大漲噴出,就是種強勢表態。但客觀來看,週五看似大漲的航運股,就K線型態來看,仍維持狹幅整理的格局,且長榮、萬海仍壓在月線下、陽明更是連季線都站不上,這行情、真的需要興奮嗎?這隻說明一件事,由於行情太過雞肋,因此好不容易看到一個族羣發動,好興奮好開心,尤其是原本手中就有套牢航運股的人特別有感,莫名其妙打了一劑強心針,甚至積極的加碼攤平。

有句名言是這麼說的,「散戶是最好的反指標」,就目前的市場氛圍來看,確實需要戒慎恐懼。並不是說航運股一定沒有轉機,但轉機是有條件的。正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航運股最大的問題在於籌碼,想重返榮耀,也必須從籌碼解決。首先,8月底的當衝令,或許能幫上一些忙。另外K線型態,最好能維持「短兵相接」的狀態,如同2、3月一樣,先讓每日的震盪幅度不要太大,長K棒變成短K棒,不讓當衝客有太大的操作空間,進而轉向鎖定其他族羣。而最好也能夠延長一些整理的時間,消磨一些散戶的持股信心,如此一來,或許纔是航運股起死回生的機會。

(本文作者爲摩爾投顧分析師林鈺凱)

※免責聲明:本文爲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也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自行審慎判斷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