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王大復活 紅包行情喊衝

臺股今年獲利超級好,預估超過四兆元,創下歷史紀錄,明年配息將很不錯,即便美國升息,臺股還是具有吸引力,高殖利率以及伺服器、元宇宙、5G、電動車等科技趨勢產業帶動的半導體業,加上運價下不來的航運業以及升息受惠股的金融業,低檔都具支撐。(圖/先探投資週刊提供)

美國市場對Omicron變種病毒擔憂暫緩,美股短線上演絕地大反攻,在白宮首席醫療顧問佛奇的樂觀看法之際,輝瑞 BNT 的現有疫苗能提供部分保護力,鼓勵施打追加劑以獲得額外保障;加上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 (GSK) 同時援引最新臨牀前試驗結果表示,與Vir Biotechnology 共同研發的單株抗體藥物sotrovimab,能有效抵抗Omicron變異株。政經消息部分,美國參議院共和及民主兩黨達成協議,同意提高舉債上限,並化解美國債務違約危機。使得感恩節之後幾乎都是利空的美股七日出現V型反彈,四大指數重新站穩所有均線之上,其中費半甚至創下四○○二點盤中及收盤歷史新高。

但是另一方面美國在快速上升的通膨壓力下,連聯準會主席鮑爾對今年以來面對通膨居高不下,一貫鴿派作風有所改變;改口說高通膨已經成爲「持久性」。市場馬上聯想到已開始減少從市場購債的金額可能加快,目前預料Fed可能在下週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把縮減購債幅度擴大一倍至每月三○○億美元。

而美股表現還算是全球股市最強,前一陣子拉回道瓊甚至破半年線,但是一反彈馬上站穩所有均線之上,費半維持第四季以來強勢,這次拉回守月線後反彈又創歷史新高,顯然主流地位明顯。只要四大指數都在月線之上還是偏多,但宜留意聯準會加速收縮資金影響力。

臺股明年配息能力爆發

美國若提前升息對股市一定有影響,像是前一次升息前半年股市就見高點,若是明年第二季底升息,那麼本季美股四大指數紛紛創歷史新高就是高點了嗎?值得注意。

此外,亞洲的日韓都在年線上下,與去年底收盤相近;最重要消息是恆大美元債違約,在港掛牌股價大跌,而中國也啓動護盤利多措施,中國人民銀行六日宣佈自十五日起全面降準二碼(○.五個百分點),向市場釋放一.二兆人民幣資金。顯見大陸內部經濟壓力不小,接下來可能就是降息,與美國被通膨逼着升息大相逕庭。香港恆生及國企股持續向今年低點接近,真的弱勢。

若比照臺股今年表現,的確可圈可點,上市及櫃買都超過二成漲幅,在亞洲主要國家地區只輸給越南,已超車第三季以前超強的印度。更是遠超日、韓、中。香港國企及恆生指數則是負報酬的重災區。最主要還是臺股上市櫃企業今年預估獲利將超過四兆元以上,臺灣十一月外銷出口四一五.八億美元,再創單月最高記錄,今年大豐收,若按照以往配息率還看,殖利率超過三.五%,就算美國升息,還是距離臺股殖利率有段距離。先前傳出外資連兩年賣超臺股超過一兆元,是怕兩岸掀起戰事。不過除了美日持續發表護臺言論,最新則是歐盟也出現轉向挺臺言論提高。

臺灣十八日進行公投,市場視爲對執政黨的考驗,不過近期中國大陸限電危機及遠東集團遭罰款二○億元促成臺商再次大回流,行政院順勢決定臺商回臺投資臺灣三大方案繼續延長,預估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受理期限年底屆期後,擬再延長三年,不過補貼期限也擬由五年縮短爲三年,儘管如此,對於驚弓之鳥的臺商還是具有吸引力。最新統計十一月份外資淨匯入六○.九八億美元(約一六九六億臺幣),創史上最強十一月,且是二○○九年九月之後單月淨匯入新高。在預計明年臺股具有接近三兆元配息能力,加上政策若果真延長臺商迴流投資輔助,那麼臺灣資金將十分充沛,這點就可解釋爲何臺幣強勢勝過美元,幾乎是地表上最強勢貨幣!

權值股大賺錢 配息行情可期

臺股目逼近在一八○○○點歷史最高區域附近,選股顯得很重要。爲防美國收縮資金升息而股市連續回檔可能,可攻可守將是首要目標,也就是高息利股將具優勢。從附表來看,臺灣主要權值股中,今年漲幅超過二○%者,獲利都強勁成長,可歸納爲貨櫃三雄、面板、半導體、鋼鐵、金控及品牌雙A。若再看看這些個股前三季EPS及過去配息率就可瞭解到,臺股預估殖利率都不低,要大跌除非是國際間有系統性風險。

以貨櫃三雄來說,長榮、陽明及萬海前三季EPS分別爲二九.九二元、三一.四六元、二八.三七元。今年這三家公司今年都曾經創造出四倍以上漲幅,而後股價腰斬再跌,主要是市場擔心高運價不會持久。的確高運價本就不是常態,只是到了年底,運價依然居高不下,且全球第三大港口寧波舟山港,打響大陸港口漲價第一槍。該港口近日宣佈,外貿貨櫃裝卸費上調十%,將自二○二二年一月一日起執行,而美西塞港還在持續中;也就是運價一時之間還是跌不下來,而上海航交所三日最新一週綜合指數SCFI應聲跳增二.七一%,創下歷史新高,所有主要航線幾乎全面上漲,其中美西線運價首度突破七千美元關卡,近洋線首度突破一二○○美元關卡,同步寫下新高紀錄!(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173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先探投資週刊21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