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院長要有擔當

(圖/本報系資料照)

大選後最重要的政治大戲─立法院龍頭之爭落幕,「韓江配」勝選。作爲國會最大黨,國民黨總算掌握更大資源,只要與民衆黨合縱連橫,預料未來4年立院對行政院的政策抗衡力道將提升。但更重要的是,韓國瑜要如何詮釋立院龍頭的角色。

韓國瑜在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獲勝後風生水起,但隔年宣佈選總統,讓綠營撿到槍,2020總統大選蔡英文獲勝且全面執政,隨後韓也被罷免高雄市長。沉澱了3年多後,韓國瑜如今再攀登事業高峰,若無堅韌毅力、能屈能伸的人格特質,在政壇重摔後還能再起的真沒幾人。

從「罷韓」、失業到如今貴爲立法院長,外界不免好奇韓國瑜將如何對待「敵人」?立院如今多了民衆黨的第三勢力,一般預料未來甲級動員或衝撞會減少,但外界更在乎的是,韓未來在秉持公平中立主持議事之餘,如何站穩立場。

2012年馬英九連任後,立院最大黨是國民黨,立院龍頭也是國民黨籍的王金平,但何以還爆發太陽花運動?太陽花運動的導火線固然是兩岸服貿,但國會少數黨在藍營完全執政下竟能翻轉政治局勢,原因除了民進黨團結、汲取公民組織力量外,最重要的是綠營上下都爲自己的政黨利益打拚。

韓國瑜勝選後發表感言,呼籲游錫堃一起努力,「院長辦公室和官邸等都可提供遊院長使用」。這種說法或許是對民進黨拋出的善意,但畢竟國會是未來4年在野黨唯一的角力場,關照6成主流民意的需求,纔是在野黨立委最重要的責任。「莫忘世上苦人多」,期許「辣個男人」能有擔當,創造立院新氣象,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