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澇相交治水新患 專家批愛河整治太偏綠美化表面功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天舉辦「氣候變遷水患成災 前瞻打水漂?」座談會,邀請立委、學者進行治水相關討論。(圖/取自國政基金會)

也不過3個月前,臺灣仍然缺水限水,但八月上旬中南部卻發生多處淹水。面對極端氣候,專家今天在一場水患檢討會議中,以高雄爲例,批評主政在愛河、前鎮河整治過於偏重親水綠美化表面功,忽視防洪排水基本功,是洪災發生原因。面對不久前缺水,現在又淹水的旱澇相交現象,則有志一同呼籲政府內部要進行跨領域對話,不能只交由工程技術解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天舉辦「氣候變遷水患成災 前瞻打水漂?」座談會,邀請立委、學者進行討論。針對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劃」,花在「水環境建設」約2508億元,仍無法防範此次豪雨所帶來的衝擊進行檢討。

前內政部長、臺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開宗明義就說,我們永遠都太相信工程手段,但以這次強調智慧城市的鄭州水患,就告訴我們,水淹後整個建設的網路都停擺,得用非工程手段解決。

面對水患,他直言不是工程手段,靠水利署一個水利單位可以解決,政府再不趕快變聰明,臺灣將艱困莫名。呼籲極端氣候下要改變思維,政府內部要進行跨領域對話。

前臺灣省環境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鬍思聰也指臺灣「缺乏流域性的規劃」,現在工程界用的都市滲透係數,還是兩個世代以前數據。政府應該趕快從最近10幾20年的洪水案例大數據中,去檢視整理新的,從上游端去做改善。

國政會經濟財政組召集人胡祖嘉批評,前瞻計劃8000多億,水環境就花了 2000多億,但2年多來,水的問題沒解決,防洪治水都有大問題。我們5月底還在擔心旱災問題,水庫蓄水剩下1%、2%,還有經濟部長要去科園區挖井。沒想到到了8月底強降雨,各地淹水非常厲害。

他質疑,政府到底有沒有對水文與水質的變化,做與時俱進的因應?呼籲我們需要一個全面性的綜合治水計劃,以及全面性的國土規劃,對土地開發、水文水質密度,進行全面重新檢討。

中華民國水利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賜賢點出,隨着流域開發都市化,當流域內降雨短時雨水集中時,就可能引起功能癱瘓的「都市型洪災」。他以高雄愛河、前鎮河整治爲例,就是主政者政府偏重親水綠美化表面功,甚於防洪排水處理基本功,導致高雄洪災發生。

陳賜賢說,當地政府過度注重水質整治,忽略上游洪峰容量削減,做過多人工節流水閘,反容易影響上游排放順暢。強調河川親水綠美花景觀固然重要,但應該回歸河川自然方式,而不是像愛河用「鋸箭方式」直接截流,造成海水入侵。

立委謝衣鳳同意,面對旱澇交相發生,強烈短時陣雨,造成排水不及問題,政府可以做整合改善工程,也該考慮把區域河流整治的滾動檢討區間再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