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縮尺複合體「戰神」實驗機 現身莫哈韋航太港

縮尺複合體在1990年開發的ARES實驗飛機。(圖/X)

航空愛好者TaskForce23的X平臺(Twtter),在10月6日發表一張奇特造型的飛機照片,據稱是在莫哈韋航太港(Mojave Air and Space Port)附近拍攝到的。這架白色的小飛機有着一對大型的前翼,雙尾機身,不對稱的單邊進氣口,這是前美國陸軍的「戰神阿瑞斯」(ARES)實驗飛機。

軍隊識別(ArmyRecognition)報導,ARES是「敏捷反應高效支援」(Agile Responsive Effective Support)的縮寫,它是1980年代,美國陸軍爲了尋求低成功本戰場支援攻擊飛機(LCBAA)而開發的。

這又牽涉到1947年美國空軍建軍,正式從陸軍航空部隊分家,明確規定所有的固定翼飛行器,都隷屬美國空軍,只有在美國空軍同意的情況下,美國陸軍纔能有自己的固定翼飛行器。

即使如此,美國陸軍還是爭取到一些不服役的實驗型飛機,可以做爲美國陸軍對於某些特殊任務的概念實踐。1981年,美國陸軍飛行員吉姆‧克羅伊茲( Jim Kreutz) 和米羅‧巴勒斯( Milo Burroughs) 提出一項研究,開發一種具有低空高機動性、抗失速能力的飛機,專案獲得航太工程師布魯特‧魯坦斯(Burt Rutan)的支持,他爲此成立了縮尺複合體公司 (Scaled Composites)協助研究,最終開發出型號151 的 ARES。此飛機於1990 年 2 月 19 日完成首次飛行。

ARES戰神飛機外型極爲特別,包括前掠式前翼、進氣口只有一側,兩具垂尾都有尾桁。 (圖/Scaled Composites )

1990年的戰神飛機,飛行員視角的右側有一具25公釐機砲,現已拆除。(圖/Scaled Composites )

ARES採用前翼佈局,但是與常規的全動前翼不同,這對前翼又設計後緣襟翼,可提供俯仰控制。此前翼設計爲在主翼之前失速,從而提高低空作業時的安全性。

再說它的動力系統,最初計劃使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但是在設計過程中,改用普惠加拿大 JT15D-5 渦輪扇發動機,可產生13.12千牛頓的推力。這一改變解決了起飛和着陸期間可能吸入碎片的潛在問題。

ARES 的一大顯著特徵是「左右不對稱」。它在機頭右側安裝一門GAU-12/U型25公釐旋轉機炮,而左側相同地方則是發動機進氣口。這種佈局看似不平衝,但是卻最大限度的減少火砲後座力對飛機性能的影響,也防止開砲廢氣被吸入發動機。機砲位於駕駛艙下方的凹處,廢氣不會向上冒,也有助抵抗射擊的後座力。

資料指出,ARES已完成 430 多個飛行小時,儘管取得了成功,但 ARES 仍然是一個私人項目,因爲軍方並未將其用於作戰用途,在2000年後也就結束了研究工作。

到了2008年,縮尺複合體公司被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收購,也就獲得該飛機的使用權。ARES於 2008 年 3 月 7 日恢復飛行,提供概念設計、空氣動力學分析、結構設計、系統整合和實驗飛行測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