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股市又一次“升咖”失敗?MSCI稱賣空禁令恐影響發達市場評估

財聯社6月7日訊(編輯 馬蘭)韓國股市折價問題一直是韓國政府的心病,爲此,韓國金融監管部門一直在推動企業價值提升計劃,但國際市場顯然另有擔憂。

國際知名指數服務商MSCI公司稱,韓國的賣空可及性正在惡化。其在週四發佈的年度市場可進入性評估中,將韓國從“+”調整爲“-”。

MSCI表示,韓國從去年11月生效的禁止一切形式賣空的禁令,對MSCI將韓國升級爲發達市場造成了一定影響。

其指出,在評估各個國家是否納入不同類別指數時,它會關注這些國家對外國投資者的開放程度,包括資本流動的便利程度和工具的可用性。而賣空是衡量市場效率的一個公認因素。

MSCI計劃於6月20日發佈其年度市場分類報告,其將給出每個國家分類的變化。而韓國多年來一直尋求加入發達市場行列,但因爲市場可及性等問題屢次碰壁。

賣空禁令

韓國市場一直以來都存在估值偏低的問題,儘管韓國很多上市公司的現金流和盈利表現都十分強勁,但股價總是低於賬面價值,且估值遠低於海外同行。韓國總統尹錫悅因此將提高韓國公司估值視爲政府的首要任務之一,並不斷出臺新的政策。

MSCI在2023年的市場評估中曾肯定道,韓國在市場準入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包括允許一些外國銀行參與當地的銀行間市場,以及計劃延長在岸韓元的交易時間等。

但最新的報告中,MSCI強調,韓國市場雖有進展,但該機構還需要進一步觀察這些舉措全面實施帶來的影響,並與國際機構投資者一同評估。

其中,賣空禁令可能會是MSCI在評估過程中的最大變數。但該禁令又是韓國一個十分敏感的政治話題,強大的韓國散戶投資者經常將股價下跌歸咎於賣空活動猖獗之故,並認爲其給機構投資者創造了更加有力的投資優勢。

而韓國出臺該禁令時正值韓國議會大選週期,此舉被視爲當局向散戶示好的舉動之一。而微妙的是,韓國政府在本屆競選中罕見挫敗,大大制約了其政治實力,其在金融市場改革計劃中的立場因此變得十分被動。

韓國金融機構也一再對賣空禁令到期一事態度模糊,避免正面迴應是否在原定計劃的6月底真正結束這一政策。這爲國際投資者押注韓國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