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搶賺紅海機會財 美國FMC緊盯

貨櫃雙雄因紅海危機帶動歐美線運價飆漲,歐洲線從虧錢變成獲利,原本有獲利的美國線賺更多。圖/長榮海運提供

紅海危機急升牽動海運翻倍漲,根據SCFI(上海貨櫃運價指數)最新報價,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12日,歐洲線運價飆漲逾2.6倍、美國線運價飆漲1.4倍。高運價讓船貨雙方關係再度緊繃,美國FMC(聯邦海事委員會)將於2月7日召開公聽會,討論紅海危機對航運與供應鏈影響,包括航商收取費用的合理性。

美國13日二度空襲葉門叛軍,胡塞揚言進一步攻擊紅海商船。目前國內海運業者普遍認爲,紅海危機屬短期效應,貨主擔心高運價與供應鏈失序,全球航商則忙着調船甚至租船支援歐洲、地中海航線,MSC等海運大咖也在大陸、東南亞搶租路上空櫃,趁着年前亞洲出貨潮賺一波。

緊接着,航商15日起歐美線再喊漲,貨代業透露,美國線每40呎櫃喊漲約1,000美元,大陸-歐洲每40呎櫃喊漲約1,200~1,500美元,臺灣-歐洲線漲更多約1,800美元,因爲船班、艙位較少,同時旺季附加費約600美元等各式附加費出籠,但預估運價未來漲幅有限。

陽明海運前董座謝志堅、臺驊董座顏益財等業界大老鐵口直斷,長榮、陽明貨櫃雙雄2024年第一季可以獲利,紅海危機帶動歐美線運價飆漲,歐洲線從虧錢變成獲利,原本有獲利的美國線賺更多。目前紅海危機還看不到解方,亞洲-歐洲大量船舶繞道好望角恐持續到第一季,甚至上半年,有助支撐高運價、消化過剩運力。

海運第二季營運表現看兩大變數,一是紅海局勢演變,二是年後3月起歐美訂單狀況。歐洲受到俄烏戰爭、紅海危機影響,經濟不如預期,需求疲弱,反觀美國經濟軟着陸機會大,且民衆持續消費,美國線運價有撐且持續走揚,看好美國線會是航商獲利主力。

但中、美等國進出口商與貨主對高運價、定艙難等抱怨聲連連,美國FMC決定將在2月7日舉行非正式公聽會,討論紅海危機對海運業與全球供應鏈等影響。正值各國打通膨救經濟之際,FMC此舉受矚目,歐盟、大陸水運局的動向也受關注。

據瞭解,FMC將蒐集供應鏈多方意見,包括航商是否合理收取費用,是否出現歧視與不合理交易。

FMC規範各項運價報備,提高主管機關對海運業務的監管權力,聚焦產業壟斷、限制徵收特殊費,疫情期間船貨雙方對貨櫃滯留費等爭議,據傳已有航商、貨代業者被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