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高官與陸方協商 27日回臺又返金門 媒體人:應是美國壓力

海巡副署長許靜芝27日上午搭機返臺後,下午又再度搭機返回金門,許靜芝離開金門尚義機場時,面對媒體提問不發一語。(資料照,於家麒攝)

陸籍漁船翻覆案,臺灣海巡與陸方代表團陸續展開協商,海巡副署長許靜芝等談判代表卻在27日上午返臺,當天下午又搭機返金門。對此,媒體人謝寒冰認爲,他們應該是來自美國的壓力,要他們一定要談好這件事,因爲美國不想在這時候節外生枝。

謝寒冰今(28日)在中天《盧秀芳辣晚報》節目中表示,雙方9次協商,傳出一個消息,雙方改用書面的方式致歉,甚至已經接觸到賠償金額的問題,若能用這種方式解決, 是比較完美的一個方向,但他認爲沒那麼簡單。

謝寒冰認爲,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現在調子拉得很硬,雙方協商,大陸沒有得到臺灣這邊善意的迴應,對岸纔會把8000噸的海警艦派出來,就是要對臺灣形成壓力。

謝寒冰甚至質疑,爲什麼我們海巡高官那一天本來一早8點坐飛機回臺灣,又突然飛回金門,他認爲, 應該是美國的壓力,要他們一定要談好這件事,因爲美國不想在這時候節外生枝,也不想因爲這件事,導致臺海衝突,因爲美國真的沒有時間處理這個問題。所以美國一定給了民進黨相當程度的壓力,所以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纔要趕快去看國臺辦講了什麼,再來看要怎麼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