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麼?是蘊含地道京味兒的衚衕,是穿行阿里山的火車,是熱鬧的魚行醉龍節……在18日於北京開幕的“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北京展”上,200餘幅來自兩岸暨港澳地區等地的青少年畫作,向民衆講述關於“家”的故事。
展覽主題爲“藝‘述’家”,設“童畫天地”“當代對話未來”和“一起飛翔”三個版塊。其中,“童畫天地”從兩萬多幅兩岸暨港澳地區、馬來西亞華人地區的青少年畫作中精選出約250幅優秀作品,呈現孩子們各自對“家”的理解與體驗;“當代對話未來”通過展出藝術家李江的多件雕塑作品,引導民衆思考非物質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一起飛翔”則攜手“蒲公英行動”藝術公益項目,邀請雲南省景洪市基諾鄉中心小學學生,以版畫形式描繪基諾族文化特色,展現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獨特魅力。
國務院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致辭表示,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自2009年起,舉辦了十餘年,已成爲兩岸文化與青少年交流的重要平臺。此次展覽彙集大陸31個省市區及港澳臺地區小朋友的作品,相信他們對家的愛與憧憬,會成爲兩岸少年兒童今後繼續攜手同心、開創美好未來的新起點。
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是展覽主辦方之一。該中心副主任羅麗民表示,兩岸小朋友用手中之筆,描繪了心中家的模樣。這些畫作既充滿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兩岸和平發展的期許,同時也展示了中華大家庭的多元和獨特。展覽架起兩岸共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和家國情懷的橋樑,對於厚植兩岸同胞情誼、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積極作用。
展覽吸引不少民衆到訪參觀。市民熊潔女士帶着小孩前來觀展,她告訴記者,她小孩的作品被入選展出,今天特地過來看看。“小朋友們的畫作色彩運用得很好,表達生動,活靈活現,每個人對自己的家鄉都有特別深刻的記憶。”
本屆展覽由國臺辦指導,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臺灣中華文創發展協會等兩岸多家單位、機構聯合主辦,此前已在福州、廈門、高雄、臺北等地巡展。北京展爲收官展,自開幕當日起,展期將持續至3月26日。(陳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