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族恐慌 陸跨境物流公司泄漏個資成「黑色產業鏈」
▲大陸海淘族一年擁有2萬人民幣額度還可以減稅,商機龐大。(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大陸近年隨着跨境電商在自貿區或保稅區成立平臺,海外代購在每人年度交易2萬元人民幣這個額度之內,不僅可以隨意在跨境電商平臺上掃貨,還能享受進口稅收優惠。巨大的利益下,爆出不少海淘使用者額度遭盜用,有人冒充海淘用戶名義,大量從國外買東西,背後還隱藏着一條黑色產業鏈。
▲消費者可以使用網路查詢自己的海淘額度。(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據央視報導,大陸各地頻頻傳出用戶額度遭到盜用的情形發生。其中,一位廣東的海淘用戶被人冒用了20次,重慶的一位用戶被人冒用了26次。在電商海淘過程中,買家需要提交個人的姓名和身份證號,但在海關網站查詢到的資訊裡找不到真實買家,很多用戶表示並未購買那些商品。而「物流明細」也涉嫌造假。除了名字和身份證是真實的,其他流程全部是僞造的。竊取個資的犯罪者還可以藉此逃漏大筆稅金。至於其中的黑幕,有消息掌握這些假身份資訊的正是跨境物流公司,通過買賣實名資訊,幫「特定客戶」製造假的通關資訊,來上報給海關。
▲被竊取個資的海淘族表示他未曾從海外購買這些奶粉。(圖/翻攝自大陸央視)
報導裡指出,整批貨物進口,需要全額繳稅,但是把這些貨物化整爲零,僞裝成個人用戶在電商上的購買,就可以逃避很大部分的稅。這批黑心的物流業者就負責將「特定客戶」化整爲零。過程中,電話號碼、物流資料都是僞造的,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提供假的訂購人身份資訊。
▲物流清單也可以憑空捏造。(圖/翻攝自大陸央視)
跨境電商利潤從去年起成長幅度逼近四億人民幣,今年更有望上看十億。大陸大規模針對「海淘族」減稅刺激消費,引來覬覦龐大利潤的黑心商人,利用他人的海淘額度,讓不少應全額繳稅的外貿貨物,矇混過關,享受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稅收優惠,建立黑色產業鏈,個資流失的嚴重後果,讓海淘族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