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灣選舉與尷尬的民意神話(陳星)

民進黨勝選,就歡呼自己得到了「主流民意」支持,雖然4成的支持率怎麼看都不像主流民意。(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每到選舉,臺灣「民意」就會被拿出來炒作一番,似乎選舉結果就是民意的直接展示,而有了民意的加持之後,選舉結果也就具備了價值性與合法性基礎。久而久之,民意就變成了神話,至於民意到底如何,卻乏人問津。這次也一樣,民進黨勝選,就歡呼自己得到了「主流民意」支持,雖然4成的支持率怎麼看都不像主流民意。

臺灣媒體很長時間都在說臺灣有6成民意要求下架民進黨。確實,除去民進黨得到的4成選票之外,真有6成選票沒有支持民進黨,但那又有什麼用呢?民進黨不還是勝選了麼,有主流民意又能如何?臺灣社會和媒體可能會認爲,那不是「藍白合」沒成麼,如果成了的話,民進黨跪着選估計也選不贏。這是一個無法證僞的問題,沒有辦法討論。但反過來看,民意爲什麼不會自己處理這個問題呢?這就是選前經常討論的「棄保」問題。如果選民真的不想讓民進黨上臺的話,直接棄保就好了,把選票稍微集中一下,就可以下架民進黨。但從結果來看,這種棄保沒有大規模發生。支持者各自歸隊,所謂的「非綠」陣營分裂依舊。

這說明臺灣選舉中所展示出來的民意理性程度不高,民意也缺乏通過理性過程實現自己目標的能力。在臺灣的政治制度中,選民理性是一個類似神話般的認知存在,缺了這個前提,選舉本身也就沒有多少正當性了。但現實來看,選民理性確實是一個神話,大部分情況下都難以實現。這次選舉顯示,如果沒有精英羣體的組織,選民根本無法把民意集中起來實現政治目標。民意是依附於特定候選人與特定組織而存在的,同時民意是需要組織的,一旦失去了組織平臺,民意最有可能的形態就是淪爲一盤散沙。

因此,選舉中展現出的民意並非一定是自主性的存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政治動員的結果,這種現實與民意「神聖性」形象落差甚大,但現實確實如此。對於個人而言,選民對於候選人的支持總是具象的,不能說沒有,但確實較少有選民以政黨和政治人物的政策訴求爲依據去投票。臺灣選舉中存在的所謂「鐵票」以及「基本盤」,這種投票取向到底是出於理性還是出於情感?其實很容易判斷出來,政策理性其實也是一個神話,選舉能夠提供給選民的是一種情感的宣泄,即使是政策願景,也是與情感宣泄捆綁在一起的。

臺灣選舉中的「民意」對應英文中的概念一般是Public Opinion,即「公共輿論」,其指涉的主要內容是社會大衆針對某一問題的一般性「觀點」,離「民意」的豐富內涵差得很遠。這就可以解釋爲什麼民意需要動員,因爲政黨或者政治人物只需要選民在投票那一個時間點上的情緒性觀點表達。「觀點」的一個較爲明顯特徵是受到外界環境影響比較大,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也是「輿論」之爲「民意」的必然結果。這種民意支撐下的選舉其實已經脫離了「選賢與能」的價值初衷,變成了以政治動員與煽動性言辭獲取政治支持的技術性問題。

除非出現重大事件,一般不應把臺灣選舉中的民意呈現與特定的政治議題進行過度聯結,兩岸關係也是如此。近期經常看到這種聯結,即把選民支持某個政黨或者政治人物與支持某種兩岸關係立場簡單等同起來。從臺灣民意的複雜性與模糊性來看,這種說法很難成立。選民支持特定候選人或者政黨的原因千奇百怪,可能是折服於政黨候選人的人格魅力,或者是對政黨理念的認同,或者是特別討厭某個政黨或政治人物而支持該政治人物的對手等,很難想像數量龐大的選民因爲某一個共同原因支持特定候選人。從民進黨等「臺獨」勢力的角度來看,他們非常想把選舉民意呈現與兩岸關係勾連起來,如此只要操弄兩岸關係即可,但現實情況卻顯然無法畫等號。

退一步說,民意對於兩岸關係的認知對精英羣體的影響也沒有那麼大。當年「九二共識」在島內認同度非常高的時候,也沒見民進黨承認「九二共識」。參選人不是先問民意,而是先問美國,要跑到美國去「面試」,這對一直吹捧「主體性」以及「民意神聖性」的臺灣來說,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在絕大部分時候,臺灣當局的兩岸政策較少會顧及到民衆的想法,否則很難理解以兩岸如此高的經濟依存度,民進黨仍然堅持搞兩岸對抗。這也正是臺灣民意神話的尷尬之處:價值爲體,選舉爲用;外表光鮮,內容貧乏;工具屬性,用完即丟。這次賴清德勝選後,對於可能引發的兩岸衝突,美國與民進黨比臺灣民意緊張多了。不過臺灣的政治人物顯然不會那麼輕易放過民意,他們一定要把「民意」綁在其政策上裝點門面。未來「臺獨」勢力仍然會不停強調民意,但其實質只不過是不願意爲自己的政治立場負責,拉民意來墊背而已。(作者爲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政黨政治研究所所長、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