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灣的政媒(黃智賢)

《鏡電視》申設過程爭議不斷,蘇揆定調「不必去查」,被質疑是下指導棋。圖爲《鏡電視新聞臺》內部。(本報資料照片)

一般戰爭,在砲火橫飛下,是人命血肉模糊。選戰看似和平,但邏輯跟戰爭一樣。一樣需要大量金錢,只不過,攻打的是人心。佔領的一樣是領土,收割的一樣是權力。

在臺灣要掌權,當然要透過選舉選上個位子。要當選,要有選票。選舉就是戰爭。要打贏,拿到選票,得有錢,還要有操控選民感受與認知的能力。

所以,選舉的戰場,就在媒體跟網路。透過媒體跟網路操縱人心,其中,用媒體引爆,用網路擴散。

最近傳出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紛紛向NCC提出,要把55臺這個黃金地段,從TVBS轉給鏡電視。輿論大譁。認爲這是當局在控制頻道。更何況之前還有我的節目被下架,跟中天被被撤執照的事。

不過控制媒體的方法,當然遠遠不只控制頻道位置跟執照。執照跟頻道位置,用來奠定媒體的身價。銀子,則是最直接及時的犒賞。

各個部會跟縣市,都有大筆公關跟廣告費。也要推廣政策,辦各種活動。這裡頭,每一樣事,都外包。有的直接外包給媒體。有的可能外包給公關公司或是廣告公司。但第三方還是要買媒體時間,所以轉一個手,媒體還是可以拿到錢。從公開的標案資訊,還不太容易看出來,是那些媒體拿到錢。

可是,關鍵在於,不是自己人,就不容易拿到標案。拿到標案以後,投放的媒體,配合的媒體,也是關係良好的媒體。甚至有的標案,內容可以直接綁定政論節目跟新聞。所以觀衆在看政論節目跟新聞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看的,其實是廣告。

有的名嘴,甚至自己開公關公司接標案,也跟媒體合作,參與議題設定。媒體露出以後,再進一步做網路擴散。這時候,各式網軍開始引爆議題,製造聲量。要進攻的,要自保的,熱鬧非凡。背後金流涌動。

我們如果觀察執政的差別,很清楚看到,陳水扁跟蔡英文時代,藍綠媒體拿到的廣告費比較平均。甚至聞得到,馬政府隱隱在討好綠媒的味道。但陳水扁跟蔡英文,就很直白不客氣。不但公關跟廣告費藍綠差異很大。陳水扁時代威脅要關掉TVBS。蔡英文是直接關掉我的節目,然後撤掉中天執照。

這樣,言論市場當然就不是自由競爭,而是甕中之鱉。完全可以用政治力量,培植媒體跟政論節目。收視不好?沒問題,養個幾年,收視習慣就會建立。收視好的節目,違逆我,那就撤廣告,甚至下架。

一些媒體,做當局門神,看上的,其實不在於這些廣告跟公關的小錢。目標是用媒體作平臺,培植自己的政治勢力。隨便讓一些政客曝光,讓他們當選甚至成爲大咖政客,好做自己的門神。厲害的媒體,甚至是政黨的重要派系。這些媒體,在各縣市大舉獵地。

他們可以提前知道都市計劃的走向,甚至可以用媒體干預都市計劃。所以,房地產生意所向披靡。畢竟,地皮纔是最大筆的錢,那可是幾百億幾百億的利潤。媒體只是武器,是生意上必備的打手跟看門狗。表面上,還看不吃利益衝突呢。因爲做打手的是媒體,炒地皮的是老闆。你如何證明老闆成功炒地皮,跟媒體有關?

媒體作爲平臺,除了養政客,還可以豢養名嘴跟網紅網軍。這樣,就完成言論跟權力的閉環管理。

所以,藍綠不只是意識形態。背後是巨大的利益。利益網交叉着政治與人脈,一般人根本看不懂。

一夕之間,真正挑戰臺獨的聲音,銷聲匿跡。表面上,臺灣媒體熱熱鬧鬧。但是親美友日,非常一致。互相攻防的,只剩下政客的選舉利害關係。選戰變成連續劇,變成敵我攻防。再清楚明白的事實,只要是我不喜歡的陣營說的,那就是抹黑造謠。這樣的結果,其實攻防雙方都高興。因爲自己幹了再惡的事,都有啦啦隊幫自己吆喝。所以大家都不希望選民清醒。

因爲,臺灣已經沒有是非。只有生意。(作者爲作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