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美國科技「精準脫鉤」大陸(劉性仁)

北京大學研究報告指出,中美科技脫鉤讓兩國同時蒙受損失,但中國的損失明顯更大些,而且一些關鍵的科技發展還有可能因此陷入瓶頸,系統性探究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對抗西方聯盟呈現的短板。圖爲中共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歡迎出席北京冬奧開幕式的國際貴賓,並宣揚一帶一路。(新華社)

農曆年大片《月球隕落》演員陣容豪華,開出紅盤,該片主要描述月球突偏離軌道將撞上地球,而人類爲了避免浩劫,決定派遣一支小隊前往太空探究月球失控的原因,併成功完成任務。無論大自然如何變化,只要人類團結,共同克服危機,相信人定勝天,沒有過不了的坎,防控疫情如此,面臨外太空不可知的世界,人類應當學習教訓。然而,中美兩強卻仍無法正常交往,美國拚命要報復及打壓大陸,大陸自然也會反擊,兩強相攻,相背而行,無奈是人類的悲劇。

無獨有偶,北京大學近來也公佈一份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中美科技脫鉤讓兩國同時蒙受損失,但中國的損失明顯更大些,而且一些關鍵的科技發展還有可能因此陷入瓶頸。該報告分別就資訊技術、人工智慧、航空航太等領域進行中美科技力量對比、財力投入、人才爭奪、技術標準等規範競爭,探討中美「技術脫鉤」的現狀與挑戰進行系統性研究。

不可諱言,近些年來,中國大陸整體技術實力逐步增強,成爲有影響力的科技大國。然而,從科技大國到科技強國,中國大陸仍有一段道路要走。無論是從橫向範圍還是縱向差距看,美國技術實力雖然仍全球領先,但領先幅度縮小。可以預測未來10年,中國大陸將超越美國成爲世界最大高科技產品生產國,將在包括人工智慧、5G、量子資訊技術、半導體、生物科技以及綠色能源等領域超越美國或取得長足的進步,從此次冬季奧運中處處可以顯示科技創新,無論送餐或防疫,處處可見機器人身影,中國大陸已將理論推向應用,實際在防疫等作爲上。

北京大學這份研究報告正視大陸短板,無異是作爲自身成長的動力與養分,真正的強國是不會一天到晚掛在嘴邊,自己承認短板,纔有努力奮鬥的動力與自信。報告指出,若與美國比較,中國在技術上形成了多數領域「跟跑」,少數領域「並跑」,以及極少數領域「領跑」的基本態勢。這種態度與心態又豈是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之侵略者心態?

此外,報告指出,未來美國極可能對中國採取「精準脫鉤」和「精準掛鉤」策略,「脫鉤」已在晶片及其製造設備、人工智慧等關鍵技術和產品上形成共識,「掛鉤」基本上限定在低技術和低附加價值的產業,以爭取在國家安全、經濟收益和技術優勢上取得平衡。這一番概括應是十分公允。

事實上,美國不斷組建「民主國家科技聯盟」,試圖將中國置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搞西方的「一帶一路」對抗中國大陸推出「一帶一路」,這種與國家實力和國際秩序密切相關的政治領導力競爭,很大程度上深刻影響着中美技術力量對比的走向,大大增加了中國從第3國購買關鍵產品、獲得先進技術和引進高端人才的難度。

總之,中國大陸的實力不是用說的,而是用做的,承認自己的缺點纔是未來成長進步的動力與養分,北京大學這份報告看似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但誠然是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態度,從北京冬奧處處令人驚豔,到電影《月球隕落》,在在告知人類需要學習合作共抗災難,承認自己的不足纔不會驕兵必敗,今日蹲下是爲明日跳更高而準備。中美必須要學習對方的優點與長處,如果今日哈佛、耶魯大學做出像北京大學這樣的研究報告,不知又會有什麼樣的輿論反應呢?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北京大學法學博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