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立陶宛的巧克力(趙爾東)
美國務卿布林肯稱美國對立陶宛支持如鋼鐵般堅定。圖爲臺北國際食品展22日登場,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中)與其他來賓在「立陶宛國家館」開幕式合影。(粘耿豪攝)
最近立陶宛頻頻出現在大陸與臺灣之間的關係新聞上,引人關注。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同爲被前蘇聯兼併的東歐三小國,2020年數據顯示,除了愛沙尼亞有6%的進口來自中國,這三小國與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太多往來,其GDP都不大且都正在萎縮,前景堪憂。最近這三國之中人口最多 (271萬)、GDP量最大 (560億美元) 的立陶宛卻踩踏中國大陸的紅線,允許 「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 的設立,中國因此將中立外交關係降爲代辦級,而且立陶宛駐華大使館空空如也,連一個外交人員都沒讓留下來,這或是立陶宛始料未及的。
立陶宛的這個動作其實是有跡可尋的,這曾被兼併過的東歐三國,因美、俄強權在烏克蘭之爭而心有餘悸,所以在美國總統拜登與波羅的海國家就烏克蘭問題對話時,立陶宛就希望美國能夠在立陶宛「永久駐軍」,用以威懾俄國,美國也還以立陶宛 「已成爲地區民主的燈塔」的稱讚,不過美國迄今只給了立陶宛6億美元的進出口信貸。
受到中俄合作與「俄國與白俄羅斯一體」的影響,白俄羅斯很可能終止其與立陶宛的「鉀肥」合作,這對經濟已經走下坡的立陶宛的港口業與國民經濟都將是沉重打擊,加上把中國得罪之後的中國經濟制裁,立陶宛弄巧成拙,雪上加霜。
立陶宛只得向美國國務卿告狀指責中國反應過度,這又讓歐盟煩心,德國主流媒體《南德意志報》題爲《愚蠢的立陶宛人》的文章寫道,立陶宛的行爲,是無視盟友利益的政治考慮,稱其他歐盟國家必須向立陶宛表明這種行爲是愚蠢和自私的。可是從美國公開的外交策略看,這剛好成爲美國干涉中國內政、挑起臺海海峽兩岸的緊張對立的又一支撐。受到美國語言上的支持和鼓勵,臺灣當局做了一些不利於兩岸和平發展、有傷兩岸人民合作的言行舉止,當局者爽則爽矣,但日後因此受害較大的還是臺灣人民。
立陶宛有點進退失據,新聞報導稱立陶宛開始向臺灣施壓,在中國大陸「經濟制裁」背景下,要求臺灣加快開放立陶宛的農產品的進口許可,臺當局慷慨幫忙,讓立陶宛產品還在運途中或正在中國大陸遭「卡關」 而無法清關的貨品轉運至臺灣銷售。這就包括了在歐洲的檔次不高的立陶宛巧克力,對品嚐過外國各式各樣高檔次極品的臺灣消費者而言,立陶宛的巧克力倒不失爲一新鮮嘗試,可是它卻像徵性包裹了一個臺灣重大隱憂。
一是2010年兩岸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十年來,ECFA對兩岸是互利雙贏,臺灣的獲利更大些。以ECFA「早收清單」爲例,臺灣有539項產品出口到大陸,享受了免稅待遇,島內相當多數中小企業及中南部農漁民因此獲利巨大。而ECFA的簽署與實施也爲臺商到大陸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持。截至2019年年底,臺灣前500大企業獲得利潤的大部分來自大陸市場。ECFA還有助於臺灣由大陸走向世界,獲得了參與新加坡、新西蘭等經濟合作的寶貴機會。
二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自2022年1月1日起,對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汶萊、柬埔寨、寮國、新加坡、泰國、越南十個成員正式生效,將成爲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而臺灣約41.2%的出口都是賣到大陸與香港,一旦大陸被激怒,ECFA不再,美國的承諾又落空,而臺灣已被排列在RCEP之外,臺灣將面臨比近年來多次斷交更嚴酷的被邊緣化,就像立陶宛巧克力,允非2300萬臺灣同胞的福祉。(作者爲航太工程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