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等政府節能減碳 企業等到被淘汰(王麗莎)

碳定價影響各國政策及公司決策,此政策將會是創造市場最大利基的推動機制,臺灣要碳中和,非排放交易市場纔能有效協助企業以自身的力量對應國際潮流。圖/新華社

美國野火四處延燒、歐洲百年大水災再加上疫情全球肆虐,氣候變遷對各國各地造成的嚴峻考驗,讓減碳、綠能、ESG已然成爲全球最關注的發展焦點。以往在產官學界好像只停留在倡議轉型的各種綠能概念,也在各國政府紛紛祭出比如2023年歐盟課徵碳關稅、2030年的各國減碳目標、2050年要實現碳中和等實質措施之後,變成所有企業和廠商不管主動或是被動都必須走向綠能,否則很快就會被淘汰的轉型壓力。可是在這一波即將到來的調整轉型之中,臺灣又有多少廠商已經做好準備?或者該問,我們政府的政策和配套已經跟上了嗎?

工總日前發佈了2021年的白皮書,當中就直指臺灣能源政策背後潛藏的許多風險。撇除像今年5月兩次無預警的跳電這種,供電系統與供電網路的基礎設施與人爲問題,臺灣目前最迫切也最棘手的,就是對石化能源發電的高度依賴,以及石化能源發電背後所產生的大量「碳排放」。如同上面所提,歐盟2023年開始就要課徵碳關稅,對於想要出口產品到歐盟的臺灣企業來說,不管想或不想,只要留在臺灣發展、用到臺灣的電,就是會有一定比例的碳排成本,躲都躲不掉。

歐盟目前的解決方式,就是有許多國家將核能發電這個相對乾淨的能源,列入綠色能源的範圍,並且用來取代高碳排的燃煤、燃氣等等能源生產。然而在臺灣2025年非核家園,以及涉及核電廠的安全性、核廢料存放等社會正義的問題之下,縱使政府有意提高綠色的再生能源、替代能源比例,我們對石化能源的依賴短期之內似乎沒有可能降低。

蘋果去年發出一份公告,宣告在2030年,旗下所有的製造、業務以及上下游供應鏈都要實現「碳中和」。當一個影響力像蘋果這麼大的跨國企業發出這樣的宣言,就不只是一個倡議環保、呼籲綠能的口號而已,而是實際影響到所有相關概念產業生態的要求。

《商業週刊》曾對臺灣的200家企業主或高階經理人做問卷調查發現,有15%的企業已經有所警覺,所以自己擬定了相關計劃。25%的企業已經被預告或是被要求要開始進行減碳工作的準備,這就包括盤點企業內部的碳排放、碳足跡,並要如何實現未來能夠碳中和的營運計劃。然而剩餘60%的企業卻是對此毫無頭緒。而且有超過60%的企業在進行碳中和轉型時遇到的最大挑戰,是根本不知道怎麼算自己的碳排放,而且有過半企業認爲「政府提供的輔導與補貼政策不夠」。可是說句比較現實的話,如果現在還要等政府或是有人來跟你說,應該要轉型而且應該怎麼轉型的企業,大概都會跟不上這波轉型的壓力,到時就很有可能被淘汰。

想要跟上世界的潮流,並往下一波更環保、更永續的經營方式邁進;更實際的是,想要繼續在這個市場上立足的話,還等着政府幫忙想出解決辦法,恐怕只是緩不濟急。(作者爲口譯工作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