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科夫戰況:俄軍被指獲一年多來最大戰果,烏軍稱局勢可控

據央視新聞報道,5月1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平臺上表示,他與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和總參謀長巴吉列維奇就前線局勢召開電話會議,就哈爾科夫州局勢和烏克蘭國防軍補給問題等進行了討論。澤連斯基進一步表示,鑑於當前緊張的前線局勢,他已決定推遲所有原計劃要出席的國際活動,並將重新安排新的日程。

當地時間2024年5月13日,烏克蘭哈爾科夫,俄烏衝突之際,民衆從被俄羅斯軍隊炮擊的城鎮撤離,在難民營裡避難。視覺中國 圖

此次,俄軍自5月10日對烏克蘭東北部哈爾科夫地區發動的攻勢被認爲是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地面進攻之一。據英國廣播公司(BBC)5月16日報道,在俄羅斯軍隊的持續壓力下,烏克蘭軍隊已從哈爾科夫邊境地區的幾個村莊撤軍。

《衛報》16日報道稱,據戰爭研究所 (ISW) 的數據,5月9日至15日期間,俄軍佔領了278平方公里的烏克蘭領土。這是自2022年12月中旬以來在單次軍事行動中俄軍在佔領土地方面的最大戰果。此前,俄羅斯國防部曾於5月12日聲稱俄軍一晝夜佔據了哈爾科夫州5個居民點。

據BBC16日的報道,俄方稱其部隊已經控制了哈爾科夫地區另外兩個定居點——盧克揚茨基(Lukyantski)和赫雷博凱(Hlyboke),以及位於南部扎波羅熱地區(Zaporizhzhia region)的羅博特涅村(Robotyne)。但烏克蘭方面反駁稱,其軍隊仍然控制着羅博特涅(Robotyne)大部分地區。《烏克蘭真理報》(Ukrayinska Pravda)援引身在前線的烏軍軍官謝爾希·斯基布奇克(Serhiy Skibchyk)的話說,“他們(俄軍)實際上只在邊緣地帶,村莊內部仍然有我們的陣地。”烏克蘭軍方發言人則表示,烏軍撤退是爲了保存實力、避免損失,雖然局勢“依然嚴峻”,但烏軍阻止了俄軍“站穩腳跟”。烏克蘭情報部門負責人凱里洛·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早些時候表示,烏軍已穩住了戰線。

法國24電視臺(France 24)報道,5月1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訪問哈爾科夫以提振士氣,在視頻講話中他承認,俄羅斯取得了幾個月以來最大的戰果,並表示哈爾科夫的局勢雖然“極其困難”但“依然可控”。

針對此次俄軍在哈爾科夫的重大進展,路透社稱,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將軍(General Christopher Cavoli)表示,他不認爲俄羅斯軍隊在哈爾科夫周圍地區部署了足夠的部隊以實現戰略突破,並表示相信烏克蘭會堅守陣地。他補充道:“俄羅斯人沒有足夠的兵力進行戰略突破,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足夠的技術與能力來進行戰略突破所需的規模化作戰,因此俄方無法將任何突破轉化爲戰略優勢。”

儘管烏克蘭在哈爾科夫局勢不容樂觀,西方國家卻承諾將在不久的將來提供更多軍事援助。

5月14日,《烏克蘭真理報》稱,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與澤連斯基的通話中表示,法國將在不久的將來向烏克蘭運送更多武器。此外,馬克龍還重申,法國決心與其“夥伴”一起爲烏克蘭提供長期所需的支持,以應對俄羅斯的進攻。

5月1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突訪基輔,與澤連斯基會晤。據英國獨立電視新聞(ITN)報道,布林肯15日宣佈設立20億美元的基金,幫助烏克蘭建立其國防工業基地,並表示美國正迅速向前線運送更多彈藥和武器,以幫助烏克蘭部隊應對俄羅斯在哈爾科夫的地面進攻。烏克蘭外長德米特羅·庫列巴(Dmytro Kuleba)表示,布林肯的訪問向烏克蘭人民和前線士兵傳遞了鼓舞的信息。

延伸閱讀

美媒:俄烏或最終達成類似朝鮮戰爭的停戰協議

觀察者網消息,“白宮擔心俄羅斯的勢頭正在改變衝突軌跡。”美國《紐約時報》5月14日以此爲題發表評論文章,對俄烏衝突態勢和戰局走向作出評估。

美媒認爲俄烏也許最終會通過談判達成類似朝鮮戰爭的停戰協議,圖爲俄烏國旗資料圖

文章認爲,在美國拖延軍援、烏軍兵源不足及俄軍戰場技術更新等多種有利因素加持下,俄羅斯正在取得戰場優勢,奪回去年失去的土地,在哈爾科夫地區取得的進展最爲明顯,今年尤其是俄軍取得戰略主動權的“機會之窗”。拜登政府內部越來越多人認爲,未來幾個月可能至關重要,俄烏也許最終會通過談判達成類似朝鮮戰爭的停戰協議。

“俄軍往往開戰時表現不佳,但最終表現強勁”

文章寫道,就在18個月前,白宮和五角大樓官員還在爭論俄羅斯派往烏克蘭的軍隊是否可能崩潰並被完全趕出國境。但現在,隨着俄軍對抗美國武器的技術實現飛躍,拜登政府愈發擔心俄軍正在積蓄足夠的動力來改變衝突軌跡。就在最近幾天,俄軍在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附近發起了新的進攻,迫使烏克蘭轉移本已捉襟見肘的部隊。與此同時,美國和北約提供的火炮和無人機已被俄羅斯使用電子戰等技術摧毀,雖然這些技術來得晚了點,但事實證明其效果驚人。俄羅斯還成功干擾了GPS信號,擺脫了烏軍“海馬斯”火箭炮的瞄準。

2021年6月9日,美軍在非洲獅軍演期間展示“海瑪斯”火箭炮

美國官員對《紐約時報》表示,隨着新武器的到來和烏軍前線兵力的增加,烏軍可能在7月的某個時候扭轉俄軍近來的進展。但一提到幾個月後的戰線位置或烏軍能否再次發動反攻,官員們都猶豫不決。儘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期堅稱“我們正在盡一切努力盡快提供援助”,可美國官員認爲,總統拜登依然不會接受法國總統馬克龍所謂“必要時向烏克蘭派兵”的建議。

拜登的一些助手私下擔心,正如美國從戰爭中吸取了重要教訓,俄軍也是如此。美國人最擔心的是,隨着武器庫不斷得到更新,俄軍將重新奪回去年丟掉的陣地。

一些經常處理涉俄事務的資深人士對事態的轉變並不感到驚訝。

“俄羅斯常常在衝突開始時表現不佳,但最終卻表現強勁。”曾任小布什政府國家安全顧問斯蒂芬·哈德利上週在哈佛大學的一次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可以調動更多的軍隊並在更龐大的軍事基礎設施的協助下捲土重來。

《紐約時報》寫道,俄羅斯的戰場優勢並非單一因素造成的,多種因素正在幫助俄羅斯建立軍事優勢。

比如美國援烏資金的拖延,讓俄羅斯得以取得巨大的火炮優勢;由於烏軍缺乏防空彈藥,俄羅斯可以隨心所欲地動用空中力量,用滑翔炸彈攻擊烏克蘭防線;烏克蘭正面臨嚴重的兵源短缺問題,並且正在努力爲入伍的士兵提供足夠的訓練。

“今年是俄軍機會之窗,俄烏或達成類似朝鮮戰爭的停戰協議”

“俄羅斯軍隊今年將享有物質優勢和戰略主動權,儘管這可能不是決定性的。”華盛頓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俄羅斯問題專家邁克爾·科夫曼說,“今年對俄羅斯來說是一個機會之窗。但如果俄羅斯軍方無法將這些優勢轉化爲戰場收益併產生動力,那麼隨着我們進入2025年,這個窗口很可能會開始關閉。”

近期,俄羅斯軍隊在哈爾科夫地區取得了重大進展。一些外部專家警告說,俄羅斯奪取哈爾科夫周邊地區的真正戰略目的是迫使烏克蘭軍隊增援該城市,從而削弱其他地區的前線。這可能爲俄羅斯在6月再次進軍頓巴斯提供機會。

哈爾科夫附近一棟建築被摧毀

“俄羅斯的進攻目標可能是吸引烏克蘭預備隊和精銳部隊,然後將他們困在哈爾科夫,從而削弱其他防線的力量。”科夫曼認爲,俄羅斯的主要目標仍然是奪回頓巴斯的其餘地區。

“當然,這些戰場優勢是短暫的,18個月後的戰爭可能與18個月前的情況有所不同。”《紐約時報》寫道,“但拜登政府內部越來越多的人認爲,未來幾個月可能至關重要,因爲在某個時刻,雙方可能最終通過談判達成停戰協議——類似於1953年結束朝鮮(半島)激烈戰鬥的停戰協議,或者只是把衝突給凍結了。”

就在這篇文章發表之際,布林肯再度造訪烏克蘭首都基輔。他15日表示,烏克蘭應自行決定是否與俄羅斯開始談判,而美國無論如何都將支持基輔。

“關於談判的問題,這些決定應由烏克蘭作出,而不是美國或任何其他國家。”他在基輔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將支持烏克蘭做出的決定。”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俄羅斯方面此前多次表示,目前不存在烏克蘭局勢轉入和平軌道的前提條件,對俄羅斯來說實現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是絕對優先事項。俄方還強調,在考慮事實形勢和新的現實情況下,烏克蘭局勢可以轉入和平軌道,莫斯科方面的所有要求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