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別想把臺灣戰場「烏克蘭化」(王昆義)

在俄烏戰場俄軍被烏軍大反攻正陷入困局之時,普丁利用跟習近平會面的機會刻意對中國送暖,並把臺灣拖下水,是何用意?(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丁15日在烏茲別克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譴責了西方創造「單極世界」的企圖,並讚揚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堅持「平衡立場」。針對美國官員最近幾周對臺灣的訪問引起大陸的憤怒,普丁也說:「我們譴責美國的挑釁行爲」。他還強調,莫斯科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即「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俄烏戰場俄軍被烏軍大反攻正陷入困局之時,普丁利用跟習近平會面的機會刻意對中國送暖,並把臺灣拖下水,是何用意?

在俄烏戰爭中,大陸對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既不表示支持,也不批評俄軍的入侵行動,在面對西方的制裁時,大陸卻一再表示支持莫斯科。而俄軍在烏克蘭戰場陷入困境之際,習近平也不直面問題,反而大談中俄兩國關係的一些「虛話」。

例如,在習普會中,習近平說的是,中俄保持了卓有成效的戰略溝通。兩國各領域合作穩步推進,體育交流活動有序展開,地方合作和人文交流更加熱絡,在國際舞臺上密切協調,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中方願同俄方一道努力,體現大國擔當,發揮引領作用,爲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穩定性。

習近平的「虛話」讓普丁不好表態內心的焦慮,只能藉機「譴責美國挑釁行爲」,但是在烏克蘭戰場上,美國並未派兵介入戰爭,北約盟國對烏克蘭也沒有派出一兵一卒,爲何普丁還是要把俄軍戰事不利的因素,算在美國的頭上呢?這就是美國在俄烏戰爭中高明的地方。

其實,外界都清楚,在俄烏戰爭從224開始進行半年來,美國雖然沒有直接派兵介入,卻提供了很關鍵的情報資料,讓烏克蘭可以屢屢出奇制勝。不只擋下俄軍的幾波關鍵攻勢,甚至多次狙殺俄軍的高階將領,精準襲擊位於戰線後方的彈藥庫、指揮所與補給線,讓俄軍損失慘重。

同樣的,北約國家雖然就在烏克蘭的周邊,但是爲了避免與俄羅斯爆發衝突,所有的偵察機、電戰機與無人機,都未飛入烏克蘭的領空,也從未靠近烏克蘭的海岸線,只是配合間諜衛星與地面監聽系統,這樣就幾乎掌握了整個烏克蘭戰場上的情勢。

烏克蘭軍隊就是充分接收美國與北約所提供的俄軍動態,讓他們可以精準的對俄軍發動攻擊,讓俄軍吃盡苦頭,最後面臨烏軍的反攻,俄軍反而一泄千里,逃的比追的跑得還快。

就因烏克蘭戰場美國與北約國家在資訊戰發揮了高度的作用,所以8月初大陸對臺進行圍島式軍演時,解放軍也只是在第一天發射11枚彈道飛彈,接下去的幾天只有出動戰機和軍艦擾臺,並未有再高強度的軍事動作。

其中的原因,顯然是跟烏克蘭戰場一樣,解放軍在偵察與追蹤裴洛西的專機時,曾與美軍展開一場空中電子戰。但裴洛西的專機刻意避開南海的危險航線,再加上美軍雷根號航空母艦打擊羣的干擾掩護,讓解放軍落於下風。另一方面是大陸在演習期間,劃定多個禁航區以封鎖臺灣的周邊空域,美軍卻派出大量的偵察機,直接闖入這些禁航區中,蒐集解放軍的演習情報,甚至連專門追蹤彈道飛彈的偵察機都罕見現身,讓解放軍的演習行動多所顧忌。

這也是大陸在8月份的對臺圍島式軍演有些虎頭蛇尾之因,但也因此讓臺灣一些戰略專家認定只要對大陸採取類似烏克蘭軍隊的「不對稱作戰」,就能有效的遏止解放軍攻臺。

只是,這種把臺海戰爭「烏克蘭化」的不對稱作戰,目的是以「焦土戰略」讓解放軍不敢攻臺。如此戰略,就是要臺灣完全接受美軍的資訊援助,以國軍的兵力把解放軍拖在臺灣的戰場上,即使毀了臺灣,戰後美國也可以再協助重建,這都是烏克蘭戰爭讓美國所獲得的啓示。

這種打仗依靠美軍,重建依靠美國,耗損的卻是臺灣,承擔的也是臺灣人民,最後臺灣可能變成美國的「託管地」,而無法真正建立自己的國家。這樣的戰略思維對臺灣又有何意義?

所以,兩岸和平絕對是最高的價值,拿烏克蘭戰場來想像臺灣的戰爭,根本是不切實際的戰略思考。畢竟,臺灣沒有烏克蘭的戰略縱深,也沒有烏克蘭廣袤的土地可以打游擊戰,即使有美軍能提供充分的戰場資訊,最後毀滅的還是臺灣,不是美國。這是持臺灣「烏克蘭化」戰略思考者,當該三思的地方。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