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行加入春季校園招聘潮!有機構拋出“七險四金”狂攬十大金融科技方向人才|金融人才發展觀察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許爽 廣州報道

“金三銀四”人才招聘旺季來臨,各大銀行機構紛紛亮出“誠薪誠意”,加緊“招兵買馬”!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瞭解到,3月以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四大國有行集體攜其旗下子公司出爐2024年校園春季招聘計劃並公佈擬定招聘人數。同時,國有四大行繼續加碼在粵業務開拓發展,廣東地區招聘人數均位列一級分行前列。

與此同時,不少銀行“搶跑”公佈招聘計劃、提升福利待遇,積極搶聘人才。例如興業銀行部分分行2月已經發布招聘公告,平安銀行三月首日全面開啓春季招聘,廣東華興銀行直接打出“七險三金”+住房補貼+行慶雙薪等福利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金融科技人才一直是銀行業眼中的“香餑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留意到,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招聘崗位幾乎集中於金融科技類,包括軟件開發工程師、運維開發工程師等十個崗位。

國有大行集體“招兵買馬” 計劃提供3萬個崗位

擁有龐大業務量以及廣泛網點分佈的國有大行無疑是銀行業招納人才的主力軍。

3月11日晚間,“宇宙大行”工商銀行發佈2024年校園春季招聘計劃,涉及境內29家一級(直屬)分行、9家直屬機構及2家綜合化子公司,涵蓋星辰管培生、專業英才、科技箐英、客戶經理、客服經理、服務代表等崗位。

同一時間,中國農業銀行亦發佈校園春季招聘計劃,主要面向境內外院校2023年、2024年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計劃招聘規模超過1.4萬人。

而中國銀行則早在3月初就公佈春季招聘信息,擬招聘規模超過5000個崗位。3月12日下午,建設銀行亦發佈相關信息,境內分支機構招聘3567個崗位,總行直屬機構遠程智能銀行中心亦有招聘計劃。

從目前情況來看,四大國有行此次春招規模爲3萬人,與往年規模相比略有下降,但幾乎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四大國有行均公佈了各分行、各運營中心的招聘規模。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瞭解到,四家國有大行廣東省分行招聘人數仍均位列一級分行前列。具體來看,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廣州分行和深圳市分行今年春季分別擬招聘600名、200、85名境內外高校畢業生,中國工商銀行集約運營中心(佛山)計劃招聘30人。

中國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和深圳市分行計劃分別招聘974名、240人;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和深圳市分行計劃分別招聘838人、95人,中國銀行集約運營中心(廣東)計劃招聘50人。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計劃招聘500人。

此外,交通銀行總部、郵儲銀行部分分行均開啓招人計劃。股份行方面,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以及興業銀行部分地區分行等股份行均採取積極行動吸納人才。地區性銀行方面,廣州銀行、廣東華興銀行、順德農商行等同樣有積極動態。

金融科技人才成爲“香餑餑”

從過去經驗來看,春招崗位往往是行業急需的崗位。目前來看,各家銀行招聘崗位除了傳統的管理管培生、業務崗位外,科技類人才招聘已成爲各家銀行總行以及分支機構“招兵買馬”的重點對象。

在工商銀行的微信招聘公告中,工行用更長的篇幅介紹“科技箐英”崗位在行內的發展前景,吸引科技人才儲備。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則將“科技箐英”崗位信息擺在第一位置。建設銀行則提及,境內24家一級分行招聘的科技類專項人才在入職後,有機會安排至分行金融科技部,或總行運營數據中心、大數據智慧中心、金融科技子公司(含各事業羣)等機構跟崗學習。

交通銀行總行金融科技部門以“數字化新交行”爲主題,向高校應屆畢業生提供金融科技管理培訓生、軟件開發工程師、IT系統管理、業務分析師、創新研究員等崗位。興業銀行深圳分行管培生崗位則細分出綜合方向、FinTech、綠色金融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銀行紛紛拿出“真金白銀”招納賢士,“六險二金”“七險二金”已經成爲銀行春招基礎配置。但對於中小型機構而言,更優的薪資條件意味在人才競爭中多一分勝算。

廣東華興銀行公告顯示,總行招聘碩士及以上學歷,電子信息、計算機、數學等相關專業金融科技培訓生,並提供“七險三金”、住房補貼、行慶雙薪、過節費等福利待遇。

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更是曬出“七險四金”高福利待遇。“我們常年招聘金融科技類人才。”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相關負責人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該機構擁有省級金融科技平臺,承擔轄內農商行信息化建設規劃與管理、項目開發、生產運維、風險管理、產品研發創新、資金清算、國際業務管理、銀行卡和電子銀行業務管理及服務等職能,爲83家法人機構提供科技服務。

據瞭解,今年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共招聘11個崗位,其中10個爲金融科技類崗位,包括軟件開發工程師、人工智能研究與應用工程師、網絡和數據安全評估崗等崗位。

銀行機構對複合型金融人才需求增加

銀行機構爲何對金融科技人才求賢若渴?

事實上,金融科技已成爲銀行業應用於突破獲客短板、深耕存量價值、提升服務效率和強化風險管控的重要手段。

2022年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明確,注重金融創新的科技驅動和數據賦能,推動我國金融科技從“立柱架樑”全面邁入“積厚成勢”新階段,並從紮實做好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深化金融服務智慧再造、深化數字技術金融應用等八個方面提出重點任務。

“早些年,銀行業招聘以財務人才爲主,一定程度使得對於不瞭解的企業、不擅長的產業,只能按照財務的邏輯開展抵押貸款業務。如今,一些優質科技企業、初創企業並沒有太多可抵押的資產,如果仍然按照以前的邏輯發展,顯然無法滿足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若從行業內部發展來看,在銀行業務線上化、業務離櫃率高達九成的趨勢下,銀行機構勢必持續加大對數字化轉型的人力、物力投入,通過線上場景觸達客戶需求。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研報指出,據上市銀行年報不完全統計,2022年,有23家上市銀行累計金融科技資金投入1832.45億元,同比增長9.15%;單個銀行來看,六大國有行和招行的金融科技投入超過100億元;多數銀行金融科技投入佔比超過3%。

記者瞭解到,截至2022年末,六大國有行金融科技人才數量爲8.7萬人,而這一數據在2019年僅爲4.8萬人。與此同時,從已公開金融科技人才數量的股份行來看,招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行金融科技人數佔比亦頗高。中小銀行科技人員數量相對較少,但同比增速依然顯著。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浩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 金融科技人才的搶奪現象反映了銀行和金融機構對創新的高度重視。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金融行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強客戶體驗,並開闢新的收益模式。因此,在這個背景下,銀行機構對金融科技人才的渴望是爲了確保他們在這場技術競賽中不落後,能夠持續創新和保持競爭力。

曾剛認爲,金融科技人才的人員結構佔比將越來越高,銀行機構對“金融+科技”“金融+產業”等複合型金融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恰恰體現行業主動求變,積極服務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趨勢。

“金融科技人才是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驅動力。”知名經濟學者盤和林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透露,行業內的研討和交流也越來越多地圍繞金融科技展開,探討如何運用新技術提升銀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效率。當前銀行對金融科技人才的招收渠道也在拓寬,除了社招、校招和內部培養,金融企業也在積極和高校、互聯網企業合作,定向培養金融業需要的特色定製型人才。

金融科技人才需求端的火熱亦推動供給端的革新。“2020年我們學院在金融工程專業下設金融科技創新班並面向全院進行選拔,採取金融+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方式進行專門培養,今年我校也擬將金融科技創新班直接放入我校高考招生目錄單獨招生。”張浩表示,作爲人才培養端的高校,已經注意到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緊缺的問題。

盤和林還指出,金融科技的發展也帶來了網絡安全、數據隱私等新型風險挑戰,金融科技人才能夠幫助銀行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保障銀行業務的安全穩健運行。同時,對於銀行亦能將金融科技部門轉化爲金融科技子公司,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對外輸出服務,形成新的業務。

目前,已有超過20家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六大行方面,僅郵儲銀行暫未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招行、光大、民生、華夏等股份銀行均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壹賬通爲平安銀行母公司的聯營公司。除此以外,不少城農商行以及農信社也有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