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圖科普系列講座 臺師大數學系副教授用數學解魔術方塊

講師郭君逸解說益智玩具體驗魔術方塊解法。(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

講師郭君逸精彩分享。(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

國立臺灣圖書館長期致力於提升民衆科學素養,培養對科普圖書閱讀興趣,於5月6日舉辦科普系列講座,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副教授郭君逸主講「魔方初步-用數學解滑塊遊戲」。本講座以簡單滑塊遊戲出發,大家下載slide puzzle與sixteen及Wrapslide等3款App來動手操作,並講解其中原理,讓民衆瞭解如何利用數學來解出這3款App與益智玩具。

講座首先從認識魔術方塊開始,郭君逸指出,發明者魯比克(Ernő Rubik)是匈牙利發明家、建築師、建築學教授,於1975年發明,接下來他介紹解法,魔術方塊解法分成理解型與公式型,公式型可以依口訣解出。滑塊遊戲是一種在平面上滑動數塊平滑的板塊以拼成特定排列的智力遊戲,教大家瞭解原理,破解許多坊間益智遊戲。

郭君逸教大家下載slide puzzle與sixteen及Wrapslide3款App來動手操作。第1款slide puzzle App,其背後解法原理爲數學用語「基偶排列」,滑塊遊戲前就可以算出Fifteen是否可解。

第2款Simon Tatham's Portable 之sixteen App,其背後解法原理爲數學用語「Conjugator(共軛) 」,可以依口訣 「下右上左」解出。第3款Wrapslide App已下架,但仍可以去下載Apk程式檔,其背後解法原理爲數學用語「Commutator(交換子)」,以上3款App大家可下載來挑戰。

郭君逸說,這些遊戲都擁有複雜的數學原理,但撇開復雜的數學原理其實這些遊戲皆有規律規則。最後參與的民衆皆一致認同,用數學解滑塊遊戲會增加學習者的自信心,大家不妨下載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