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駁禁限制水域 分析:大打法律戰操作

中國大陸國臺辦稱廈金海域「不存在禁止、限制水域」。學者認爲,國臺辦大打法律戰,這番說法否認臺灣管轄權,爲中共執法船進入禁限制水域正當性鋪路;建議政府持續嚴正執法。

中國大陸一艘快艇14日越界闖入金門海域遭海巡署人員追緝,拒檢後蛇行翻覆釀2死。中國大陸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臺辦)昨表示,「根本不存在所謂『禁止、限制水域』一說」、「臺方應儘快放船放人,做好善後工作」。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今天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國臺辦17日所發佈新聞稿釋出兩大訊息,一是否定禁限制水域存在,另一爲藉此否認臺灣對於漁業經濟活動或海峽交通有管轄權,「因爲臺灣是地方政府」。

揭仲認爲,國臺辦17日新聞稿彰顯了中共中央對於這件事情的定調,明顯其將大打法律戰,推翻過往兩岸在外離島禁限制水域的默契、慣例,相當於宣示其對於臺灣海峽絕大部分擁有管轄權;臺灣沒有資格依據法律去行使管轄權。

他指出,中國大陸漁民過往經常有在外離島禁限制水域越界撈捕行爲,臺灣官方施以罰款、扣船等,中共官方不會有過度干預,這是某種程度的尊重臺灣官方在禁限制水域執法效力,算是彼此間的默契;國臺辦17日新聞稿宣告了,「沒有禁限制水域這個默契了」。

揭仲認爲,國臺辦17日新聞稿強調了「儘快放船放人」,這樣的用字再次否定臺灣管轄權;文末提到「大陸方面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也就是暗示,若未如其所期待「儘快放船放人」,後續恐有一連串行動。

揭仲推估,事件後續發展恐爲,中共官方執法船將到禁限制水域巡弋,可能搭配漁船一起進入,接着在禁限制水域登檢這些漁船,甚至可能對於臺灣漁船登檢,創造其在禁限制水域行駛管轄權的事實;另也不排除結合漁船、民兵、海警等,在外離島附近操演、演習,將演習區域推進禁限制水域。

他提到,倘若這樣的狀況遇到臺灣海巡船艦,中共應會用喊話方式做到「口頭驅離」,一連串行動的目的爲不遵守、不承認過往禁限制水域由臺灣執法的默契和管理,且欲進一步地在禁限制水域內建立執法管轄事實。

揭仲建議,中共官方顯然欲用這個事件推進其對於臺灣海峽法律戰,其實其也在釣魚臺執行過類似行動;日本沒有采取強硬武力措施將中共執法船趕出釣魚臺周邊,而是繼續強化其在釣魚臺周邊的管轄執法,「我們能做的是繼續去強調我們在禁限制水域範圍內相關的管制和執法作業,目前也大概只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