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臺灣史討論會 學者:國安局1971年就建議國安法取代戒嚴令

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16日及17日一連兩天舉辦「戰後臺灣史研究新階段學術討論會」,針對臺灣解除戒嚴問題,與會學者表示,國安局於1971年12月28日就建議重新檢討制訂「國家安全法」以取代戒嚴令並解除戒嚴,可見政府並非直到1987年解嚴前夕纔開始考慮國安法的擬定問題。

國史館繼昨日舉行開幕式與主題演講,並發表10篇精闢的論文之外,今日進行的學術討論會議題則有關婦聯會、臺灣戒嚴法令、第六屆臺灣省議會的黨外議員、1950年大肚紙廠案、謝聰敏與魏廷朝的第二次入獄、《新聞天地》、《黃繼圖律師日記》、好萊塢電影《聖保羅砲艇》、《賴名湯日記》、自動化服務團等10篇論文。

今天進行的第四場學術討論會,首先由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李福鍾從人事、財務來源等結構層面分析婦聯會與執政黨之間的關聯性,指出婦聯會在國民黨威權體制中的角色與地位,真正的關鍵是爲蔣宋美齡搭建個人舞臺,讓她獲得媒體的關注。

國史館廖文碩協修指出,由於1949年臺灣省戒嚴令頒佈程序的瑕疵,使其法律效力受到質疑,因此政府於1950-1970年代不斷重申修正研議相關戒嚴法令。

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蘇瑞鏘的論文探討1977-1981年黨外省議員面對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陳文成案等重大政治事件,在省議會中的質詢以及官員的迴應,突顯第六屆黨外省議員的作爲。

臺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發言指出:廖文碩的論文清楚說明了國安局於1971年12月28日就建議重新檢討制訂「國家安全法」以取代戒嚴令並解除戒嚴,可見政府並非直到1987年解嚴前夕纔開始考慮國安法的擬定問題。

第五場學術討論會,由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陳進金透過檔案與口述歷史資料,讓1950年大肚紙廠案中隱而不明的關鍵人物賴銀海得以顯現,並呈現政治受難者出獄後彼此相互扶持的動人故事。

國史館協修林本原則運用剛解密的國安局、調查局等情治機關檔案,以及相關人物口述歷史,探究1970年彭明敏出逃後,國民黨政府對謝聰敏與魏廷朝之構陷脈絡的形成過程及其後續處置策略,說明當年的羊羹案、爆炸案、唐培禮與臺獨相關的疑點,並指出顏艮昌的線民角色。

第六場學術討論會,由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林果顯教授分析1950年代香港僑辦刊物《新聞天地》,在反共言論與商業利益間取得平衡,並以娛樂性的筆調討論政治議題,讓臺灣讀者看到略爲寬廣的言論空間。

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曾士榮則透過檢視《黃繼圖日記》,試圖呈現出新竹地方精英與基層民衆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流露的對政治參與的基本心態。

檔案管理局硏究員許峰源在論文中說明美國好萊塢賣座電影《聖保羅砲艇》如何來臺灣取景拍攝、在國際上映後爲何卻被新聞局禁映長達17年,以及如何終結被查禁命運的過程。

第七場學術討論會,由國史館協修陳世局試圖從《賴名湯日記》看1963-1967年間聯勤總部自力更生武器裝備的建新計劃。陽明交通大學洪紹洋則探討1980年代政府推動中小企業自動化的過程,並以石滋宜領導的「自動化工業技術服務團」爲例進行考察,以釐清臺灣產業自動化的歷史。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說明,國史館即將出版的《彭明敏與宗像隆幸來往書信集》,可以部分解決林本原的論文中,對於唐培禮以及日本的臺獨活動相關問題,再次驗證研究歷史在應用多元史料方面的重要性。

陳翠蓮認爲,即使是相同的史料,不同的視角也會有不同的研究結果,將研究中華民國史與戰後臺灣史的這兩羣不同立場的學者聚在一起,在史料基礎上,透過論辯與交流,得以產生共識。她也期許政治案件的個別案例應該再進一步深掘並放在更大的歷史脈絡中,提出新的解釋,否則如果仍把視角停留在壓迫與抵抗上,將離不開威權政府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