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話教育 | 陳黎明:從一碗臘八粥說起
全文長 17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3分鐘
2024年農曆新年來了,在過年期間校長派公衆號開設“過年話教育欄目”,邀請您一起看校長們過年期間的教育思考,今日文章作者爲江蘇省常熟市淼泉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陳黎明。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正如這句老話所說,隨着農曆新年的臨近,空氣中瀰漫着濃濃的年味。家家戶戶的廚房裡,臘八粥的香氣與教育的話題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在我看來,這兩者之間其實有着許多微妙的聯繫。今天,就讓我們從過年的小事談起,聊一聊我對教育的感悟和期待。
先說說這臘八粥。記得小時候,每次喝到媽媽熬的臘八粥,就意味着新年即將到來。粥裡的紅豆、紅棗、桂圓、蓮子……每一種食材都代表着一種寓意,正如教育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他們獨特的性格和天賦。而媽媽在熬粥時對食材的挑選、火候的掌握,不正如教師在教育孩子時要因材施教、細心引導嗎?
臘八粥的熬製需要時間和耐心,正如孩子的成長需要我們耐心等待。有時候,臘八粥熬得稠了,需要加水;有時候,紅棗放多了,需要減量。這就像當孩子遇到學習困難時,作爲家長和老師,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方法,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能急於求成,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他們。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接受他們的不完美,並從中尋找他們的閃光點。
在熬製臘八粥的過程中,媽媽總是會根據家人的口味進行調整,使得每個人都能在臘八粥中感受到家的味道。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個性化教育的重要性。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着不同的興趣、愛好和天賦。作爲教育者,我們應該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讓他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
記得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這話說得真好。作爲教師,我們要做的不是填鴨式地灌輸知識,而是要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這樣,教育才能真正成爲孩子們成長的助力。
在熬製臘八粥的過程中,媽媽還會跟我們分享一些家族的故事和傳統。這些故事不僅讓我們更加了解家族的歷史和文化,也讓我們更加珍惜和感恩現在的生活。同樣地,教育也應該注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瞭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當然,臘八粥的香氣也讓我記憶猶新。每當臘八節來臨,街上的小巷、院落間都瀰漫着濃濃的香氣。這香氣不僅是家的味道,也是年的味道。它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幸福。同樣地,教育的過程也需要充滿關愛和溫暖。作爲教育者,我們要用愛心去關注每一個孩子,用溫暖去陪伴他們的成長。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們才能真正健康快樂地成長。
另外,過年期間還有許多傳統習俗和活動,比如貼春聯、包餃子、拜新年等。這些習俗和活動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年味,也讓我們更加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神。作爲教育者,我們應該將這些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教育中,讓孩子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瞭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此外,過年也是家庭團聚的時刻。在這個時刻,家人們會聚在一起,分享一年來的點點滴滴。這種團聚的氛圍不僅有助於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紐帶,也有助於培養孩子們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作爲教育者,我們應該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班級氛圍,讓孩子們在集體中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
同時,過年也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期待的時刻。在這個時刻,我們會對未來的一年進行展望和規劃。同樣地,教育也應該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期待的旅程。作爲教育者,我們要對每一個孩子充滿信心和期待,相信他們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裡茁壯成長、發光發熱。
可以說啊,從過年的小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教育的真諦:教育是一項充滿關愛和溫暖的事業,它需要我們用心去關注每一個孩子、用愛去陪伴他們的成長;同時教育也是一項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事業,它需要我們將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教育中,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瞭解自己的文化根源;最後教育還是一項充滿希望和期待的事業,我們要對每一個孩子充滿信心和期待,相信他們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裡茁壯成長、發光發熱,讓我們一起努力,爲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教育環境,讓他們在愛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作者簡介
陳黎明,江蘇省常熟市淼泉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中國好校長、蘇州名師,多家媒體專欄作者、簽約作者;《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等發表文章1000多篇次,出版多部專著,個人公衆號“黎明在線0520”日更一文。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來源丨應急管理部微信、微言教育
編輯丨智庫君
版權說明丨校長派尊重原創,版權爲原作者所有,若侵權,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爲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