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資產管理規模站上十兆大關-開啓三道資金閘門 基金規模再衝鋒

工商時報面對面

籲開放勞工退休自選、新基金商品全權委託等三業務

從1983年國內第一家投信成立、1986年第一檔投資國內的股票型基金成立,隨後引入境外基金陸續開放新商品,近年來則有全權委託業務、ETF基金與投資型保單加入,國內投信投顧產業發展至今30多年,最初的統計數字是1992年底基金規模740億元,至今年2月正式突破10兆大關張錫表示,這是資產管理業者重要的里程碑,接着還需三道閘門再開,纔有活水再上層樓。

規模再躍進 ETF躍居要角

歷經近40年的發展,國內資產管理業者站上了10兆大關的里程碑。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至今年2月底的資料顯示,國內各類基金整體規模已達4.53兆元、境外基金達3.7兆元、各類全權委託業務有1.84兆元,整體管理資產規模正式突破10兆元大關。

張錫認爲,接下來要再大躍進,必須期待勞工退休自選方案、新基金商品、全權委託等三項業務再進一步開放。

張錫分析,除了ETF商品將持續扮演推升國內資產管理成長的要角,投信投顧公會一直努力推動的勞工退休自選方案,不單只是要擴大投信業者的商機,而是高齡趨勢下,勞工確實有需要透過自選投資架構來解決退休後所得替代率不足的困境。這方案也已經獲得多個專業機構與學者專家認同。

助勞工追求更大收益

張錫表示,目前國內勞工自提退休金比重還不到一成,公會推動的勞工自選方案,是希望勞工透過自選平臺,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屬性的投資組合,創造較高的收益,否則勞工將會面臨退休後所得替代率不足的困境。

政府因爲重視勞工退休權益,目前將勞工提撥的退休金在管理上以想有兩年期定存收益保證爲基礎來創造收益。

張錫表示,可以理解政府希望讓勞工安心的做法,但是低利環境持續,勞工應該有自行決定追求更高收益的方式。目前公會也希望藉由保證機制設計,達到勞工可自選同時也解除政府疑慮,可以再次突破現狀,繼續爭取勞工自選方案的過關。

根據投信業者近年來在私校退撫基金、基富通平臺好享退專案實驗計劃中,透過投資組合展現了很不錯的績效,接下來還將推出全民退休理財方案。

張錫表示,若勞退自選方案能過關,投信業者勢必在績效上更努力才能獲得勞工認同,除能搶佔龐大的退休理財市場,也將會促使市場良性競爭

開放新版REITs 引進活水

新商品開放方面,近年市場期待的PE Fund(私募股權基金)、投信架構REITs陸續鬆綁法規,但其中PE Fund因爲需要投入較多資源和專業產業團隊,國內在人才方面還需時間培育,而且需要時間去印證成果、累積實力,因此對活絡市場的活水較多的寄望在新版REITs的開放上。

張錫表示,舊版信託架構改成由投信架構來讓資金投資海內外不動產,且投資範圍更廣,包括物流倉儲、資料中心、養老村都可以是投資的標的,類似新加坡股份制,穩健的收益來源可望在低利環境下被市場青睞,預計今年法令鬆綁後,最快明年就會有投信業者推出。

另外,市場利率還是持續低檔、資金氾濫、保險費用高漲,張錫透露,這讓許多回流臺灣的資金苦無去處,很多資金找上投信代操,但是投信基於人力,目前仍多以法人的代操爲主,未來若能在人力上積極培育,全委代操業務將會是投信的另一充沛活水。

保險商品因保費持續高漲,投資型或是類全委保單搭上投資來銷售的趨勢也逐漸發展起來,這也將是資產管理業者可以搭配參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