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例 淡江大學114學年課程全面融入生成式AI
淡江大學近日發信給校內教師,要求114學年起,務必將生成式AI融入所有教學課程。記者林澔一/攝影
本報掌握,淡江大學近日發信給校內教師,要求114學年起,務必將生成式AI融入所有教學課程。但校內教師反彈,指教育圈跟風AI,現場卻往往流於片面浮濫。學界則指出,大學要求全面落實生成式AI應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但教師對大型語言模型(LLM)應有基本認識,引領學生對不同模型下指令,再判斷結果的對錯良窳,學生纔不會變笨。
淡江大學教師反應,學校未說明融入標準,直言「用AI寫課程綱要算不算融入?」再者,近年私校多要求不分學院均融入AI,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少教師只要求學生用AI生成圖片當作業,流於浮濫。
對此,淡江大學回應,雖敘明務必,但還是鼓勵教師儘量做、更普及。八月已召集各院院長舉行AI賦能暨課程改革會議,請院召集系討論如何結合AI賦能專業規劃課程改革,下學期起小幅開課,114學年盼全面落實AI賦能。
中研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李育傑分析,高教界近期常問如何教AI,端看以何種角色爲目標。工程師需具備參數等知識;研究人員要更深的數學、統計、演算法知能;若是大學想全面性推廣,應是站在使用者角度盼能更普及。
李育傑指出,ChatGPT等生成式AI因其簡單口語化,很快被市場接受,但若使用者想得到更好協作經驗,需給予品質更好的指令(prompt),師生能從「思考煉」的角度切入,給予更多範例和AI做引導式問答;再者,應瞭解同樣問題向不同LLM提問可能得到不同答案,也要有能力判斷結果的對錯良窳,學生纔不會變笨。
李育傑也說,深度應用會需Python等技能,學生有興趣能嘗試自學;簡易應用則易取得,愈早讓學生了解並在大學階段成爲工具,也能維持競爭力。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楊啓正談到,「心理學還蠻適合。」心理學理論時常多而複雜、看法不一,AI可有效協助整理。且這個時代的學習不光是記憶特定知識,而是多方面整合式學習;從資訊海中找方向,非學習固有的知識內容。
國立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蔡宗翰則建議,教授對LLM需有一定理解和使用經驗,加上不同語言模型擅長功能不一,用錯模型可能產生錯誤結果,學校推動建議需有教師增能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