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錤曝今年 iPhone 出貨量衰退15% 主要受兩因素影響

紐約時報作家卡希米爾·希爾發現自己每天使用手機超過五小時後,放棄使用中的iPhone 15。圖即爲iPhone 15。(路透) 路透通訊社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𫓹表示,iPhone今年出貨量在可能因結構性挑戰將顯著衰退約15%,在今年全球主要手機品牌中,蘋果可能是衰退幅度最大的品牌;他認爲,包括高階手機新設計典範出現、與在中國市場的出貨持續衰退,是iPhone所面臨的結構性挑戰。

郭明𫓹指出,根據他最新的供應鏈調查,蘋果已下調上游關鍵半導體零組件的2024年iPhone出貨預估至約2億支,年減15%;iPhone 15系列與新款iPhone 16系列的出貨量預計將分別在今年上半年與下半年都衰退10~15%(分別與2023年上半年iPhone 14系列與2023年下半年iPhone 15系列的出貨量比較)。

郭明𫓹分析,iPhone因面臨結構性挑戰,今年出貨量將顯著衰退,包括高階手機新設計典範出現、與在中國市場的出貨持續衰退;他表示,高階手機新設計典範爲AI (生成式AI)手機與摺疊手機,中國市場衰退主因則是華爲歸來與摺疊手機逐漸成爲高階用戶換機首選。

郭明𫓹表示,蘋果過去數週在中國每週出貨量均衰退約30~40% ,預期這個衰退趨勢將持續延續,衰退的主因爲華爲歸來及摺疊手機逐漸成爲中國市場高階用戶的首選。

郭明𫓹指出,受益於需求因高度整合生成式AI功能而優於預期,三星已上修Galaxy S24系列2024年出貨量5~10%;但蘋果卻下修今年上半年 iPhone 15出貨預估。

郭明𫓹預期蘋果最快在2025年,纔會推出設計改變較大的iPhone新機型與發佈更全面性/有差異化的生成式AI生態/應用,在此之前結構性挑戰可能將持續不利於iPhone出貨動能與生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