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雙北議員提名不同調 挨批:一黨兩制

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擬參選人黃心華批評,隔了一條淡水河,初選的民調的加權方式竟是兩樣風情,「一黨兩制」成爲這次黨內初選的詮釋。(摘自黃心華臉書)

國民黨新北市、臺北市黨部於今(18日)公告市議員提名登記事項,臺北市曾爲公投宣講,可獲得20%的加權、各類加權總計上限100%,新北市則無。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擬參選人黃心華批評,隔了一條淡水河,初選的民調的加權方式竟是兩樣風情,「一黨兩制」成爲這次黨內初選的詮釋。

黃心華表示,過去段時間,黨內參與初選的幕僚世代一次又一次的懇切呼喚、卑微的懇求,期待黨部可以權衡參與初選者過去對黨務的貢獻,並考量不公平的加權只是讓民調結果走樣且不能反映真實民意,最後將導致依賴大幅加權而獲得黨內提名者,未必能在年底的大選勝出。

黃心華說,這樣的決策,恐怕會造成國民黨長期發展的重大沖擊,也對於未來想要加入國民黨的各界人才,產生「排擠」的效用,令人深表遺憾。同樣是爲黨宣揚理念、爲黨辯護、爲公投宣講,但是在淡水河的左岸和右岸,卻有不同的際遇。在另一岸可以獲得加權,但在這一岸卻視若無睹。

黃心華說,過去的臺北縣,常自嘆是次等國民,但即使升了格,身爲新北市的國民黨幕僚世代,卻淪爲次等黨員。如果在今後的初選中,年齡成爲最關鍵的考量,那麼這個政黨將無法兼顧老幹、新枝、嫩芽的共榮發展,也無法促成多元納才的機制。一個不公平的初選制度,將無法令人心服口服,這也就是爲何國民黨老是在選後無法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