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未來主力戰機 首架F-16 第70批次「毒蛇式」起飛

首架F-16D Block70戰機,完成試飛。(圖/Lockheed Martin)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位於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Greenville, South Carolina)的新生產線,完成了第1架量產型的F-16D 第70批次(Block70,以下簡寫F-16C/D-70),並且首次試飛成功。與舊機升級後的F-16V不同,這是新造的「毒蛇式」(Viper),機背設有「大脊柱」,內部安裝更多的先進電子裝備。

戰區(The Drive-The WarZone)報導,根據洛馬公司的新聞稿,首架 Block70是在1 月24日上午 9:17 試飛,由公司的試飛員丹維諾「高手」歐伯拉(Dwayne 'Pro' Opella,前座)和莫妮莎「悲傷賽蓮」巴爾賽瑟(Monessa 'Siren' Balzhiser) 試飛。首次行時間約50分鐘,主要測試飛行基礎性能,包括引擎、飛行控制和燃油系統檢查。

長期以來,F-16的生產中心一直是德州沃斯堡(Fort Worth, Texas),那裡是洛馬公司最大的生產廠。不過,從2017年起,沃斯堡廠就轉爲生產F-35聯合打擊戰機,而F-16只能改到較小的格林維爾工廠,這也呈現了世代交替,畢竟F-35是現在最搶手的戰機,對它的投資佔據優先地位。

不過,由於F-35的初期版有不少的技術問題,生產工作時而暫停,時而臨時更改,再加上地緣政治的變化,促使第3代大幅改型的F-16又獲得市場興趣,目前的F-16C/D-70的訂單有 148 架。

這148架F-16C/D-70當中,有16架是巴林訂購的,包括試飛的首架機。其他的各戶有斯洛伐克、保加利亞、臺灣與約旦。戰區沒提到的是,臺灣的數量爲66架,佔了生產總數的一半左右。

F-16 Block70的最新座艙,幾乎都是數位式面板。(圖/Lockheed Martin)

F-16C/D-70大幅應用了F-35戰機的科技,雷達採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的AN/APG-83可變敏捷波束雷達(Scalable Agile Beam Radar,SABR),具有偵測匿蹤戰機的能力。該型雷達也可以安裝在舊型F-16上,只是電力配備需要修改。

座艙(Cockpit)也進行了改革,雖然並沒有改成如F-35那樣的單一大型觸控面板,仍然是3具多功能顯示器,但原本的幾個指針式儀表,通通改成數位化呈現。

動力系統則是通用電氣 F110-GE-132 渦扇引擎,是F110引擎的最終改進版,而 Block 72 型則是普惠F100-PW-229,同樣也是F110引擎的取終改進版。 附帶一提,臺灣購買的是70型,也就是通用的F110引擎,它與舊版的F-16 A/B 不是同系列。

總而言之,在問世50年後,F-16仍然有如此的銷售佳績,堪稱戰鬥機裡的豐田Altis 汽車,而且很可能還會有更多訂單。